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六章 箜雲嵐看封神

神演義》的開頭有異曲同工之妙——那就是我們不相信,但普通人、大多數人都是相信的。你比如說是某某人踩了一下巨人留下的腳印懷孕了……你比如某人做了個夢,然後就剩下了一個天選之子,你比如說……所以有些東西,想要傳播的廣泛,讓更多的人相信,那這個謊言、流言就一定並不是經得起推敲的,而是低劣的。我們不能用自己的智商去衡量智障——雖然說出來有些羞恥,但我的確是屬於那種有見識、會思考的一小戳。”

箜雲嵐說:“這,是我從小說中學到的第一課。儘管它相對於人性而言,並不如何的美好。”

“那麼,還有第二課了?”

“第二課,就是商容、比干這樣的人,應該儘快除去,絕不能留著禍害。有一句話,叫做傷敵一千,自損八百。商容、比干這樣外面有著賢名,實際上卻想方設法的坑人的,一定要趁早、趁快的弄死他們,要不然像是紂王那樣,一直等到局面不可收拾了才殺人,那就回天乏術了。”

“實際上想想看,就妲己那妖精做的那點兒惡算個屁啊?歷朝歷代往後數,還真的不算什麼事兒……”

風塵道:“商容、比干透過在重大的場合頂撞紂王獲得名聲。這就意味著他們的賢名越盛,紂王的威信就越低。加之是否定國策的話,那麼朝廷的威信也就缺失了。於是,諸侯就感覺到紂王、朝廷實際上是沒有多少微信的,就會造反。這就是一個惡性迴圈——只有大庭廣眾,才能傳揚自己的名聲,讓人知曉。否則錦衣夜行,明珠投暗,又有什麼意義?可這樣的當眾頂撞,結果顯而易見。要知道唐太宗李世民也就只有一個魏徵——而魏徵的諫,也是有選擇的,也不會當面說陛下你這個政策不對,是昏君,將人噴個狗血淋頭。頂多是說陛下你衣服不整齊,你這個行為不合適……抓小放大,大節無虧。可即便是這樣,死了之後不也連累的全家倒黴了嘛!”

“否定國家政策,和去說皇帝衣服穿得不太合適,這不能混為一談,嚴重性是不一樣的。前者,打擊皇帝威信,朝廷權威,以後還統治不統治全國了?你要說皇帝穿得衣服不合適,不該玩兒鳥,皇帝呵呵一笑,說你說得對。這傳出去又不一樣——看看,皇帝聖明啊。”

“只是普通人不會想那麼多,不會去想二者之間的區別!”

如魏徵者,可使唐太宗成千古明君,留下“以人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的名言,留下明君大大和魏徵互動的小段子,時時刻刻體現出他親民,雖然會犯錯,但能納諫,從善如流的形象——是魏徵,讓他將自己經營的更加立體。

如商容、比干者(單純針對於《封神演義》而言),卻是能將一個雄才大略,七年將大商經營的成為鐵桶江山的紂王弄成一個不聽勸誡,不容賢良的絕世暴君——而這位荒淫無道的紂王妃子幾何?子嗣幾多?若是他知道李世民連兒子看上的女人都搶過來禍禍的話,就不知道紂王會不會哭暈在廁所裡了。搶人老婆這種事兒,明明是太宗大大更溜一些,為什麼自己後宮佳麗沒幾個,就成了“荒淫無道”了呢?

由此可見“打輔助”的角色的重要性!

箜雲嵐道:“所以呢,我從中還學會一個道理。那就是如何去分辨一個人的行為……別看他說什麼,別看他的表面行為。應該去挖掘更深層次的邏輯:時間、地點、人物、事件,這是四大要素。你譬如說時間是大朝會、地點就在朝堂之上,人物有前來朝貢的諸侯,事件是某大臣當面否定天子頒佈的一個政策……這樣說或許有點兒抽象,假如具體一點兒。就比如是在平京,就在今年,當著全世界記者的面,國家的外交部長破口大罵現在的總統,說是總統你的某個政策就是禍國殃民,你就是叉叉叉,當面撕逼,說你不取消這個政策我就死給你看,你說……”

這都不需要怎麼說了。這不是一個成熟的政客會幹出的事兒。一項政策的出臺可以商量、可以修改、可以提意見、可以反對——

但不能在這種場合尋死覓活!

但商容、比干之流……他們從來都是這麼幹的!觀眾少了都不歡實,必須是大朝會,必須是嘉賓全部到位,記者釋出會準備召開的時候!

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