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大是個很謹慎的人,他沒有屈從於自己好奇的本能,推開門去看看發生了什麼,而是立即用頂門槓把自家的門頂的死死的。然後轉身回到屋子裡,讓自己的老孃,妻子和兩個兒子,拿著自己家所剩不多的糧食,躲到屋子裡的菜窖中。
用了十來分鐘,做完了這些事情之後,熊大故意弄亂家裡的擺設和東西,拿起頂門槓把門開啟。之後,他就拿著那根粗大的頂門槓,悄悄的藏在院子裡的一口水缸後面。
普通的老百姓一般是不會像熊大這樣,面對突發事件的時候,表現的這樣井井有條和冷靜迅速的。
現年二十九的熊大,原本並不是熊家河村的人。他本是湖北西部地區的永定衛的人。永定衛,一聽名字就知道是個衛所。這個衛所設立的主要作用,就是防範衛所周邊的苗民。
群山峻嶺中靠山吃山,以打獵為生的苗民,一般都非常的兇悍。在明王朝軍力強盛的時代裡,衛所的力量大於苗民的力量。衛所兵經常進山清繳苗民山匪。兩百多年過去後,衛所的軍力早就渙散了,永定衛和苗民們的強弱關係轉換,變成了苗民經常成群結隊的下山騷擾衛所。很多時候,衛所還會被作亂的苗民攻破,在衛所裡的軍民,會被作亂的苗民劫掠屠殺。
原名辛大的熊大,是永定衛的匠戶家庭出身。在一次苗民作亂中,熊大的父親和哥哥,被作亂的苗民殺死。躲過一劫的熊大帶著母親,趁亂逃出衛所。母子二人輾轉一番之後,流落到熊家河村。
靠著家傳的打鐵手藝,辛大在改名熊大之後,就在熊家河村落地生根,娶妻生子。正是因為小時候的經歷,才讓熊大形成了這種準備充分,可以快速應對突發事件的習慣。
躲在水缸後的熊大明顯的感覺到,村子裡突發的叫喊聲,主要集中在熊家河村的大地主熊萬年家附近。喧囂的聲音持續了整整一下午,到了晚上的時候,熊萬年家附近著起了大火。
熊大知道,這是土匪或者什麼其他的人,已經離開了。但是他也知道,這個時候並不意味著自己一家已經安全了。劫掠過後,趁火打劫的流氓無賴也非常的危險。
熊大立即拿著頂門槓回到自家的屋子裡,把自家的家門,用頂門槓死死的頂住。之後,他拿著家裡的菜刀,警惕了整整一夜。
第二天一早,出門打探情況的熊大發現,熊萬年家的大院子,已經被大火燒成了一片白地了。不少本村的村民,都在熊萬年家的廢墟上翻翻揀揀,試圖尋找一些有用的東西。
很多住在熊萬年家附近的人家也遭到牽連。不僅好幾戶人家的妻女被匪人們侮辱,還有好幾家的男人也在反抗中被匪人所殺。本村三分之一的人家,都遭到匪人的劫掠和騷擾。
看著熊萬年家附近的慘狀,熊大心裡暗暗嘆了口氣。他覺得住在村子裡也真夠幸運的了。
不像在衛所裡,所有衛所裡的人家,都會被入侵者視為敵人,遭到屠殺和劫掠。因為匪人往往是衝著錢財和糧食去的。所以,村子裡一旦遭災,往往是熊萬年這等大戶人家要倒黴。反倒是大部分普通的窮苦百姓,還有很大可能可以逃過一劫的。
不過,在心裡發完了這通感嘆之後,熊大又想起,自己這個鐵匠,在熊家河村裡的主要客戶就是熊萬年家。因為普通人家是很少會用到鐵匠的。
在熊萬年家被滅之後,熊大不禁又要為自家的生計發起愁來。
王書輝在袁家畈,得到詹家寨和荊州衛的聯軍,已經被回家探親的黃瑞福,帶領著黃家坪民兵擊潰的訊息,已經是在熊家河村被亂兵劫掠之後的事情了。
王書輝接到了這個訊息之後,覺得非常的頭疼。對於王書輝來說,領導復興軍正面打敗成建制的部隊,這不是什麼有太大難度的事情。倒是像現在這樣,要剿滅潰散成為小股的亂兵,是個比較困難的事情了。
按照制度,他把這個訊息對他帶領的復興軍第一營的指戰員們進行了通報,並命令參謀部門擬定相應的軍事計劃。
對於目前復興軍的參謀部門來說,制定並執行一個作戰計劃,都屬於趕鴨子上架,大家硬著頭皮,按著《參謀教程》照本宣科出來的事情。原本,總參謀部制定的作戰計劃,下發到第一營的時候,第一營的參謀主任就廢了很大的力氣,才把這份作戰計劃弄明白。
在駐紮在袁家畈的幾天裡,第一營的參謀主任和各連的參謀長費盡心思,才把這份作戰計劃向各級的軍事長官解釋清楚,並把這份作戰計劃的要求,貫徹到各個連排。他們根本就沒有想到,事情居然會不按套路走。事先做好的作戰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