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訓練,在復興會各農場改造和建設小組的努力下,使用了大量的資金、物資和裝置,經過了多半年的努力,終於初步實現了衛所軍田和軍戶的農場化改造。
從1626年11月份開始,復興會在湖北省的各個府、州、縣都派駐了規模不等的正規軍事力量,並有一萬到五萬人不等的經過了初級軍事訓練的準軍事力量生產建設兵,作為後備軍事力量。
到了這一步,在湖北全省範圍內建立復興會的地方政權,把復興會的黨員幹部派到各地領導各地的革命和建設工作已經迫在眉睫了。
王書輝對於目前復興會這九千多個黨員,心裡面實際上並沒有多少信心。
過去只在一個小小的枝江縣裡,王書輝還能成天耳提面命,成天到晚的教育、監督、批評、改正的督促著他們。一想到把一大幫只有小學和初中文化,政治理論只是半瓶水的傢伙們派到外面領導地方上的建設工作,王書輝自己都有種不寒而慄的感覺。
可是,王書輝就是再不放心他的這些弟子們,他也只能選擇相信復興會的組織紀律真的能像那個時代的那個偉大的黨的組織紀律一樣,起到作用。
在他心裡,他對這些即將走出他的羽翼,自己走上革命建設工作的實踐道路上的學生們,並沒有太高的要求。他心底裡對他們並沒有什麼太高的期望。只要他們能夠認認真真實實在在的貫徹復興黨中央對他們的指示和要求,順順利利的把黨中央交給他們的工作落實好,那就萬事大吉了。
在王書輝看來,他沒有奢求他的學生們每個人都既有偉大而崇高的革命信仰,而又有靈活和全面的工作能力。他知道天底下無論什麼事情都不好做。每個人無論做什麼事情都會有諸多的困難。他也不奢求他的學生們都是當年那種才華橫溢的天才人物。他只希望他們能夠做到最基本的一點,那就是實事求是。
王書輝清楚的知道,無論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