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6部分

李治笑道:“如此甚好,你可是我天下黨優秀的黨員,可要起模範作用,當初你在征伐高句麗時就表現的很好,成功的迷惑了高惠真,這次可要把你的嘴皮子放利索點,朕出場時,要他們個個噤若寒蟬,明白嗎?”

王玄策抬頭挺胸道:“定不落國威。”

“好了,剩下的一切就交給你了,你出去吧。”

“喏!”王玄策沉著的退了下去。

不到片刻,營外就響起了王玄策的高聲命令:“懸掛大唐特使纛旗!備車出巡!”

半個時辰後,王玄策持著“百族結盟大唐特使王”,帶著千名唐軍轔轔駛出帳外,他要去佈置會盟的大營和接待百族陸續趕到的酋長們,並立威在前,再等待陛下的最後出場。

這將士高原上最後一次無硝煙的戰爭,成功完美的話,此後高原就真的逃不出大唐的手掌心,而自己將成為這一豐功偉業的先鋒,王玄策心中高興,身著華貴的明光凱,外罩光芒四射的大紅披風的他,忍不住高聲命令,“出巡。”

大旗當即一馬當先,王玄策駕車而動,出迎的儀仗隊也從容的向會盟營區出發。!~!

..

第四十四章 霸氣要外露,百族酋長相約而來

王玄策不顧疲勞在廣闊的營區中巡視著,一種豪情油然而生。上天對他真是庇護極了,恰恰在此時,陛下最需要唐儉的時候,唐儉就突發惡疾,將這天大的機會丟給自己,若非天意,真是沒有解釋了。

百族結盟如此大的手筆,依王玄策的猜測不出意外必是陛下一手策劃的,但聽說原本的主意卻是禮部尚書許敬宗許大人出的,這讓王玄策心裡很不舒服。

要是唐儉做結盟特使,王玄策沒意見,但此次許敬宗也和自己一起代表陛下迎接百族酋長,磋商臣服大唐的盟約,王玄策內心是一百個不服氣一千個不放心,那就是個有才無德的小人,貪財好色,虛言美惡,只會拍陛下的馬屁,君子羞與其為伍。

百族結盟是李治針對許敬宗提出的“殺雞儆猴,挑撥離間,趕人下山,密謀奪權”的戰略謀劃小的,本就是一大功,陛下又如何再能讓這個無德的佞臣攪進來,那樣功勞都讓他一人得了,別人只能站在一邊看著眼讒。

許敬宗有何才能?

論帶兵打仗,一竅不通,憑著華美文章,竟老著臉皮也擠進七大相位之一。

論治國,不懂任何變通,於經營一道也是不通,只能束手無策。

這樣的昏聵老人居然還高居上位,做總攝國事七大丞相之一,王玄策就猶如一個憤青一樣,對這種官場上的不公平十分不滿,但王玄策是不能公開理論的。

雖然王玄策自認自己是一個實力派的名士,但也必須忍耐,必須等待時機。卻沒想就在剛才,王玄策得知,在自己來之前,陛下又把許敬宗叫去”臨時給了他另外一個使命,天啊,這是我王玄策一個大大的機會?老天的第二次開眼。

其實王玄策忘了,這世界上有一類人,他們治國不行”打仗不行,判案不行,做什麼什麼不行,但搗亂卻實在無敵,許敬宗就是這樣的人,李治把他放到錯綜複雜的百族中,對於許敬宗這樣的十足小人,必是整天找個陰暗處窩著”然後到處放火,再加上這個縱火犯背景夠深,未來高原想安靜下來都不可能。

其實說來此次南征之戰,從積石河口尉遲恭斬首萬餘,到鬼使神差的陛下施妙計完敗祿東贊,王玄策都猶如夢境一般,勝的太快了,哪怕身在後方王玄策也忘乎所以了,但面對許敬宗之計,王玄策卻有點不以為然。

王玄策曾經兩度出使天竺,途中遇到不少蠻夷部鼻,大多信仰武力不朽〖道〗德禮儀,在王玄策看來,根本那麼複雜,如那吐蕃一樣,對不臣服的部落用兵”對臣服的部落施恩。每年把這些酋長弄到邏些,對那些臣服的部落酋長大罵一通,狠狠的教訓一二,對那些搗亂不服的部落,也不跟他們廢話直接出兵滅了,等實力集聚足夠了,一戰根除這些個心腹大患”真正意義上的納入治下。

王玄策是個外柔內剛之人,若是王玄策認識金庸的話”想必一定知道自己和誰最像,就是那《天龍八部》中的天山童姥”罵你就是賞你,在王玄策看來這才是大國風範,如果有一天不罵了,也就意味著你可以結束了。

但是李治卻認為許敬宗之計對大唐大大有利,不用打仗便可佔領了吐蕃這片神秘遼闊的高原,對許敬宗提出的,一旦有禍事發生,頃刻間可兵出百萬頗為心動,如此何樂而不為呢?

許敬宗也算是看準了李治吃飯不給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