摳門霸王性格了。
王玄策自然拗不過自家陛下黨魁的主張,不過退而求其次,王玄策覺得陛下謀劃小出這個百族結盟確實是一著妙棋,讓大唐以宗主國的身份,正當的借百族間彼此的矛盾消耗掉他們的實力,當然說到底還是自己的計策見效快。
其實兩人的王玄策和許敬宗兩人的計策就在於,一個huā一點損失早一點統一,早一點收穫;而另一個則是晚一點統一,這樣損失小,但收穫也小。
不過這中間的取捨就是小李同學權衡了,如今看來很明顯,一貫小氣的李治是很難忍受自己的精兵耗在這片高原上的,尤其是已經勝了的情況下,所有他寧願晚一點收穫。
話說唐儉此次未來卻也是有原因的,這個政壇不老松也不知是哪根筋錯亂了,得知百族結盟的陰謀後,唐儉卻是大大的不高興,竟竄進李治的王帳中直諫李治,斥責李治是使大唐失信於天下!而大唐一貫以信譽謀得天下諸族的臣服和滾順,一次欺詐可以,但兩次三次可以嗎?這樣就如同竭澤而漁一樣,只不過那魚換成了大唐和中原王朝歷來迂腐換的的“信譽”。
李治自是哈哈大笑一番,沒有理睬唐儉的勸諫,而是很霸道的說了一番意味深長的話:“強權就是大道,槍桿子裡論是非。”
王玄策初聞此話,拍案而起,連浮上三大白,大叫:“此言大善,陛下當真為王霸,一代人傑。”
不過王玄策隱約間聽說唐儉等一干大人私下裡後來又找到陛下,極力否定許敬宗,卻沒想陛下竟大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