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折騰動輒以月計,他這冷板凳還要坐到什麼時候才是個盡頭。
各有各的前途,基本都可以明確,但李佑的前途又是什麼?
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個接一個的震撼
天下總難有十全十美的事情,李知事帶著淡淡的憂愁回到了府城。清晨時分,他剛步入府衙同知廳,便被王同知叫去。
“事情如何?”王同知見了面便迫不及待的問道,其實這樣很是失禮,以王同知的涵養不該有的,怎奈實在是等急了。
李佑如實答道:“陳知縣已經密奏朝廷,由許尚書轉遞,你我的名字也在信中給許尚書提了。”
王同知喜道:“大事定矣!這事到如今本就快遮掩不住了,誰搶了先機誰就是首功。不過還得添一把火才好,事情鬧得愈大,朝廷愈不會姑息奸邪,為穩定局面越會重用我等善後。”
“大人有何妙計?”
“如製造更惡劣的搶米之亂,順帶放幾把火,能轟動全城最好…”王同知陰測測的說。
李佑聞言心裡翻滾不已,王同知怎麼好像變了一個人似的?難道在關鍵時刻他露出了本性?若真如此這王同知絕不可深交。
他李佑不是聖人,也是個自私的人,迫不得已時害一人救自己,或許可以做,殺一人救眾人,或許也可以做。他要讓自己在這個世界舒服的生活下去,所以不想拿道德來苛求自己。
可是要無緣無故的,自己並沒有受到直接威脅情況下,平白為了一己之利就去蓄意製造恐慌,人為推波助瀾攪動滿城不能安生,在李佑看來便有些過分了,哪怕是打出了懲戒奸邪的正義旗號。若僅僅是過分也就罷了,但縱觀史書,能幹出這等事情的,哪一個不是大奸之徒?和這樣的人親近交往,下場能好到哪裡去?除非你比他更奸惡。
李佑不願在這個時候與王同知有什麼分歧,大事未定本陣營內部別先起了什麼紛爭,惹不起總躲得起,便含糊說:“老大人高見,下官告辭。”
王同知攔住李佑道:“老夫被府中小人提防的緊,稍有舉動便引人注意,可以說是動彈不得。還要勞煩李知事,你初來乍到,他們對你只是因為牽連到了老夫而忽視,並未多加小心,你行動更方便。”
李佑婉拒道:“下官到府城不久,處處不熟悉,難當重任。”
王同知卻不放過,“事在人為,自有老夫指引,李知事何必推辭?”
誰知道你這是不是拿我當炮灰?我好歹也是堂堂官身,豈是讓你當家奴使喚的?再說此事風險極大,他才不肯為了一個王老頭親自涉險。李佑心裡憤然,開始以最大惡意揣測王老同知了。嘴上諷刺道:“王老爺對下官何其急切乎?你來府城經營沒有三年也有兩載了,莫非手頭一個可用之人也無?”
王同知面有慚色,“可用人還真一個也無,牆頭草或有一二。”
李佑極為不齒,混成這樣子還好意思教唆別人去玩黑手段,拂袖要去。其實也不能完全怪王同知,他不顯出真正窩囊無能樣子怎麼麻痺得住府衙一干人等?
眼看李佑要走,王同知突然哈哈大笑道:“李大人留步,本官以戲言相試爾,當不得真。”
又屈尊上前對李佑一個長揖,“都是本官過錯,一時心血來潮想看看李大人心性如何,恕罪恕罪,本官有禮了。”
上官都對自己行了大禮道歉,李佑也不好不理,心內仍是半信半疑,且聽其言觀其行。
王同知點評道:“現在可知,李知事乃吾輩中人矣。”
在王同知看來,姑蘇倉的事情捅到了朝廷,無論大佬們偏袒不偏袒毛知府,這朝廷也不可能看著佔了天下賦稅十分之一的蘇州府亂起來,誰也不敢公然承擔這個責任死力維護毛知府。
可以確定,若干時間後府衙將迎來天翻地覆的鉅變。而鉅變之後,他和李佑作為全署唯二的殘存官員,必是要承擔重任的,尤其是各種新官到任之前的這段時間。
王同知幾十年來不知看了多少世態,深知鉅變往往能改變人性。他擔心李佑年紀輕輕心性不穩,一想到今後可能要與李佑共事的可能,便忍不住出言試探,卻被李佑反過來鄙視了一把。
與王同知扯完話,李佑回了自己房間,問長隨張三道:“付二孃如何安置的?”
張三答道:“她有個表舅住在府城,小的將她護送到那裡。”
找個機會要去看看,但願她肚子裡的胎兒能平安生下,李佑邊想邊囑咐說:“此事保密,不得外洩與任何人,包括自家裡的,否則饒不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