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69部分

柵欄,木柵欄之外又是一條長壕。就在長壕之外的曠野上,整齊的腳步激起漫天塵土。一隊隊計程車兵正成連橫隊,以便步整齊的在一群頂戴花翎的滿清大員當前透過。這些士兵,個個頭裹黑巾,布鞋綁腿,號衣整齊,胸前背後白圈黑字的“勇”格外引人注目。

一隊一百二十餘人組成三列橫隊,在一面“曾”字大旗的引領下,和著點鼓的聲音而行,一百多人舉手投足猶如一人,橫陣如同一堵移動的城牆,無論前進後退還是轉向,都沒有絲毫鬆散。觀看的惠親王綿愉連聲讚歎“好!好!這才是我大清的精兵!”

一邊的僧格林沁聞言卻面露苦笑,這些兵……是大清的嗎?大清朝廷何曾為這些兵發過一塊銀元的餉?大清兵部的賬面上又何曾有這麼一支三萬人的湘勇?

沒錯,這支兵就是曾國藩從江南帶來的湘勇,全軍上下都是湖南人,是跟著林則徐從湖南出來的兵。在上海又由法蘭西軍官嚴格訓練了幾個月,然後配上了洋槍洋炮就被打發來河南了。

“僧貝勒,這湘勇比朱逆的會匪如何?比洪楊的粵匪又如何?”綿愉興致勃勃地問。

“保衛名教!勢滅逆匪!”

僧格林沁還沒有回答,正打他面前透過的一隊湘勇喊出了雄壯的聲潮,真算是氣勢十足。

“這隊形變化還有些呆板,不如朱逆的兵。士氣也不如粵匪,沒有那種視死如歸的氣勢……”僧格林沁很不客氣的評價著,絲毫不看一旁剛剛成為河南巡撫的曾國藩一眼。

“不過朱逆會匪的氣勢卻不如湘勇,粵匪的隊形也不如湘勇整齊。若是遇上會匪和粵匪,勝負該在五五之數吧?”

僧格林沁的這番評價倒是極為中肯,他在東江之戰中遇到的明軍是由廣東幫會子弟為主力組成的,雖然經過西法調教,還有數百名鴨脷洲軍校培養出來的軍官指揮,但是終究不如湖南農家子弟為主的湘勇悍勇。而他在城前嶺遇上的太平軍,雖然悍不畏死,不過在訓練上是野路子,自然不如法國軍官訓練出的湘勇佇列嚴整。

“僧貝勒,這湘勇比起朱濟世的賊兵其實是差一些的。”曾國藩捋著長髯道,“不是差在這兵勇身上,而是帶兵之官稍遜一籌。”

“這是為何?”親王綿愉笑著問道。

“朱逆早先在香港的鴨脷洲島上開設一所軍官學校,現在已經遷往廣州城外的長洲島,稱黃埔軍校。其軍官都是由這所軍校培養而來,軍校之中還聘請了不少西洋教官。而下官的湘勇是用三湘士子帶兵,雖有忠君愛國之心,但在西洋兵法之上終究差了一籌,所以兵隊變化就有些呆板了。”

親王綿愉點了點頭,深以為然地說“開軍校培養軍官的法子不錯。僧貝勒,等打完這一仗咱們就向皇上上摺子請開軍校訓練八旗官佐如何?”

僧格林沁苦苦一笑“王爺說的是,等打完這一仗,咱們是得狠狠振作一番了。”

正說到這,傅方急急地跑過來,遞上一封緊急軍報,僧格林沁接過一看,臉色驟變“是河北河務兵備道的急報!粵匪自鄭州渡河,正在急攻原武、陽武二縣!”

說完僧格林沁就把軍報遞給惠親王綿愉,這位王爺雖然是奉命大將軍,但是對軍務一竅不通,所以一應軍務都由僧格林沁做主,他不過是個擺設。

“僧貝勒,咱們是不是要趕緊發援兵去救啊?”才看了幾眼,親王綿愉就急急地問道。

“來不及了,原武、陽武二縣沒有幾個兵,這會兒早丟了。”僧格林沁擺了擺手,那兩個縣的縣城裡只擺了兩營綠營,歸屬河北河務兵備道指揮,職責不過是監視黃河以南的太平軍。

“僧貝勒,粵匪會不會渡河北上往京師而去?”傅方低聲提醒了一句。

“不好說,不好說……”僧格林沁搖搖頭“京師還有三四萬八旗新軍,直隸也有兵,又有堅城可恃……”

親王綿愉插話道“可皇上和幾位阿哥還留在京師未走,真要是有個什麼萬一,我等就百死莫屬了。”(未完待續。)

第361章戰場迷霧

道光皇帝和四阿哥奕裕�⒘�⒏甾刃饋⑵甙⒏甾茸X、八阿哥奕詥、九阿哥奕譓等人都留在北京城未走,以示同粵匪死戰以保社稷的決心。當然誰也不相信這六位真的會學崇禎皇帝來個君王死社稷。真要苗頭不對,一準會溜之大吉。

但是惠親王綿愉可不能讓道光和五位阿哥有哪怕是一丁點兒殉國的風險。因為他們仨一死,最有資格當大清朝皇上的就是自己和惇親王奕誴,後者是道光皇帝的第五子,不過已經過繼給了道光皇帝過世的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