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應調整部署,加強東境防務,確保遠征軍後方通路的安全,阻擊日軍第56師團的東進。可是指揮部對此仍未引起重視,未能阻止日軍沿壘臘公路長驅直入、深入滇西邊境、切斷所有主要退路,造成遠征軍的迅速失敗。當壘固失守、臘戍告急,第5軍東進增援、攻克東枝,有可能挽回不利局勢時,又因長官部與參謀團的指導思想各異,造成兵力分散使用,以致第200師既未能起到阻止日軍、穩定戰局的作用,反而陷入困境;第5軍主力亦徒勞往返、浪費時間,未能發揮戰力,且從此轉入完全被動挨打的局面。至此,中國遠征軍入緬作戰的敗局已無可挽回。”
“說得很對,整個作戰期間,我們幾乎一直都忽視了後防和側翼的安全,直接導致了後面的大潰敗。”鄭將軍說道。
“我在和史迪威將軍一起經過緬甸叢林撤往印度的時候,曾經在休息的時候聽他說過,你不只一次的提醒過他,不要總想著儘快反攻仰光,也不要對英國人抱有太高的希望,要做好英國人單方面撒手的準備,還要注意部隊的後防和側翼安全。最好的辦法就是先穩固控制緬北,然後再考慮從曼德勒南下。可惜他當時沒有聽取你的意見,否則,即使戰事失利,也不至於輸得這麼幹淨,至少我們還能夠在緬北站的住腳。”孫師長說道。
“現在說這些都晚了,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吸取經驗教訓,然後再發起反攻的時候,避免再犯下以前犯過的這些錯誤。”鄭將軍說。
“桂庭大哥說的對,我們還是應該先著眼未來發動的反攻,想想怎樣才能打好反攻。我們可沒有本錢再輸上一次了。”劉建業說道。
“你既然這樣說,肯定也是有所考慮的,說說吧。”廖師長問道。
“那我就獻醜了。我們首先應該明確,我們的反攻作戰,作戰的目的是什麼?是奪回緬北,打通國際交通線,還是和倭國人爭奪整個緬甸?如果是奪回緬北,重新打通國際交通線,那麼這一仗還是很有可能獲勝的。要是想要爭奪整個緬甸,恐怕我們還沒有那個實力。”
“我聽史迪威講過他的那個反攻緬甸的計劃,由我們出兵收復緬北,前面作戰部隊進攻,後面工兵部隊修築公路,搶修起一條連通印度和雲南的公路,用來運輸物資。由英國人出動9個師的兵力南下,收復整個緬甸。”孫師長說道。
“無論如何,我們都是要出動部隊反攻緬北的。至於英國人,出動九個師?這一點,我可不會相信。對英國人來說,他們現在首先想著收拾在突尼西亞的德國和義大利的北非集團軍,儘管這個集團軍已經是奄奄一息,行將就木了。北非戰場的事情一了結,他們的注意力也不會轉到緬甸這裡來。他們會選擇對義大利實行打擊,向軸心國的軟腹部狠狠地來上一刀子。即使收拾完了義大利,他們也會試圖在歐洲開闢第二戰場,配合蘇俄打擊德國人。緬甸這裡,對於他們來說根本就是無足輕重。”劉建業說道。
“我從來就對英國人沒有多少好感。他們信口雌黃的本事,我是早就領教過了。”廖師長憤憤不平的說道。
“以我的看法,很可能事情到最後,還是要依靠我們自己,英國人是不能相信的。”蔣上尉說道。
“我們就先不深入講這個了,這個問題一時半會也講不完,先講其它的吧。”鄭將軍說道。
“我們還要確定指揮權的歸屬,到底是由誰來統一執行指揮權。不管是由辭公還是由史迪威來行使,指揮權必須要統一,不能再出現令出多門,無所適從的事情了。”
“這一點很對,誰都下命令,命令還都不一樣,我們到底聽誰的,不聽誰的?”廖師長贊同地說。
“我們還要聯絡緬甸的內部勢力,讓他們配合我們作戰,他們是當地的地頭蛇,如果他們能幫助我們,我們就好辦多了。”劉建業繼續說道。
“我知道這個你做過這個方面的工作,這下你正好可以利用過去的關係。”鄭將軍說。
“這種事情,我不方便出面,還是由羅家灣那位戴老闆手下的沈處長出面好了。他們幹這個在行。”劉建業說道。
“要是能再時不時的騷擾一下倭國人,順便搞一些情報就好了。可惜,我們都是正規軍,幹不了這個。”廖師長說道。
“我們是幹不了,可是不代表沒有人幹不了。我們可以找那些緬甸當地的山地民族嘛。撣人,克欽人,他們都是在大山裡長大的,幹這個最擅長了。”劉建業說道。
“史迪威的手下好像有這麼一個特遣隊,有幾十個人,任務就是進入緬甸叢林,採用各種方法襲擊日軍。用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