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不是燒燬十幢八幢,而是一村一寨的燒光,1943年,他們下鄉掃蕩,燒燬騰北界頭街、橋頭街、瓦甸街、小回街、營盤街、臘幸街、固東街、馬站街、碗窯街等十一條鄉鎮街道,保家鄉、茶子園、芹菜塘等村寨數十個。造成上萬人無家可歸;啼飢號寒,滿目蒼涼;他們到四鄉八寨掠搶物資,有時正值老百姓吃飯時間,百姓一聽到日寇進村,急忙放下飯碗就躲進深山,這些強盜放心將百姓的財物搶劫一空,臨走,還不忘記在百姓家的飯甄裡、菜鍋裡屎拉尿。
中國民間有“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之說,日軍越是瘋狂作惡,就越加速他們末日的到來!
騰衝城戰前有人口5萬,城牆周長約4公里,高約7米,厚約4米,為岩石所築堅固異常。日軍盤踞騰衝兩年多在城內修築了重點堡壘30餘座,各街巷堡壘星羅棋佈,戰壕四通八達,整個騰衝城已成一座龐大而堅固的堡壘。
要攻騰衝,首先需強渡怒江天險。當時,日軍在怒江西岸構築工事,佈下重兵。5月11日黃昏後,渡江戰鬥打響,怒江東岸的中國軍隊火炮齊發,炮彈飛向對面高黎貢山中之敵,在火炮掩護下,先頭部隊分乘數十艘橡皮舟、木船,快速向西岸進發。守敵被中國軍隊炮火壓住,無法阻擋渡江部隊,中國軍隊首批渡江部隊中,僅2人受輕傷。部隊上岸後,迅速搶佔有利地形,對敵射擊。
敵人構築的工事隱蔽性較好,如敵人不開槍,中國軍隊根本不知敵人藏身之處,且敵人居高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