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1部分

有了穩定感;而日軍對緬甸的佔領已屈指可數,其在亞洲大陸的全面進攻,也從此演變成節節防禦,最後徹底崩潰。

密支那大捷之前,英、法軍隊面對日軍的咄咄攻勢,接連失地喪師,法軍棄守越南,英軍在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以及緬甸噩耗頻傳。1944年,日軍以3個師團的兵力包圍了英帕爾,英軍在亞洲的主力第14軍團面臨滅頂之災。如果沒有密支那大捷,英軍失敗之後,印度將成為倭國的囊中之物。而倭國更可以抽調精銳陸軍增援塞班島、萊特島、呂宋島、硫磺島等太平洋上的一系列重要島嶼,使美軍面臨海空勝利、陸地失敗的險境,麥克阿瑟的“跳島戰術”將大打折扣。

同樣,日軍發動的粵漢鐵路和湘桂鐵路大會戰,切斷了中國的南北交通線,越南和緬甸的淪陷,又使滇越鐵路和滇緬公路徹底喪失。如果沒有密支那大捷,就沒有史迪威公路的修通,重慶作為抗日“孤島”,很可能只有坐困愁城。

密支那大捷,不僅使盟軍收復了緬北和滇西的大片土地,還從根本上同時解決了中、美、英三大盟國在亞洲大陸的戰略困境。日軍經此大敗,再也無力進攻印度、調兵太平洋島嶼和擴大在中國的佔領區,甚至連鞏固以前的戰爭成果,都顯得力不從心。東京在亞洲大陸的戰略思維方向,已不再是什麼“全面進攻”,而是轉變為適當收縮和穩固防守。

由於日軍無法利用密支那的機場攔截從印度向中國執行空運任務的運輸機,自5月起,阿薩姆的空運司令部已不必繞道駝峰航線,開始經緬北徑直飛往昆明,空運量明顯提高。5月份運抵昆明的援華物資達13686噸,6月份提高到18235噸,7月份更急速上升為25454噸。

緬北反攻作戰,給日軍王牌第18師團等部以殲滅性打擊,消滅日軍2萬多人,一雪兩年前兵敗緬甸的恥辱。廖建楚在勝利後,立即致電最高統帥,興奮地談到:“此次敵重武器及軍用車輛遺失之巨,人員死傷疾病轉於溝壑者之眾,狼狽潰散慘狀,有甚於兩年前國軍野人山之轉進。追昔睹今,因此痛雪前恥,官兵大奮。”

這時,第十四師、新三十師和第五十師,從印度空運到密支那,史迪威經過最高統帥的同意,調整了新一軍、新六軍班子,由孫仲倫擔任新一軍軍長,下轄新三十師、新三十八師、新五十師,廖建楚為新六軍軍長,下轄新十四師、新二十二師。

兩個軍調整後,尤其新提升的兩個軍長,都有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幹勁,都想顯示一下自己的指揮才能。因此,兩支部隊精神大振,分別向八莫、瑞姑、南坎挺進。

與緬北地區的高歌猛進不同的是,遠征軍在滇西的另外一個重鎮騰衝方向的戰事進行的也不是很順利。

騰衝舊名騰越,是南方絲綢古道上的一座著名古城。

1942年5月初,騰衝城記錄了一段令人齒寒、心痛而悲憤的日子。

中國邊鎮畹町失守!當日軍直逼騰(衝)龍(陵)而來時,負守土之責的騰龍邊區行政監督龍公子竟藉口公務赴省城,掠財東去。騰衝縣長邱天培竟也緊跟著棄民不顧,乘夜而逃。善良的騰衝老百姓完全被蒙在鼓中,當地方愛國紳士們還正在開會準備商討對策時,日軍已進到距城僅40裡的勐連鎮,一切都已成為徒勞。群龍無首。倉惶中,全城6萬人在混亂中盲目、自發地疏散,老百姓拋家別土,扶老攜幼,形成一股難民大潮,向四鄉八寨、向野箐深林,一路奔逃而去,在漫漫逃難途中,飢寒交迫,貧病交加,老人倒下,幼子離散,一片慘景,不忍目睹……

1942年5月10日,就在百姓無主地疏散出走與混亂之中,292名日軍乘隙而人,竟不費一槍一彈佔領了騰衝城。這真是騰衝人的奇恥大辱。

倭國軍國主義妄圖用野蠻征服與毀滅這一塊土地上的人民和她的文明。

日軍在騰衝犯下的罪行是常人所無法想象的,他們殺人的手段殘忍,計有刺刀戳死、排槍射死、開水煮死、油鍋烹死、鹽水沸水灌死、鋸子肢解、掘坑活埋、活活剮死、甩杆甩死,甚至喝人血、吃人心,炒人肝,真是怵目驚心,滅絕人性;他們強暴婦女,上至七十老婦,下至未成年幼童,有的婦女被數十人**,甚至強迫被強暴婦女的丈夫和親人觀看;他們用槍用刀殺人,還嫌不夠,競在騰南及梁河施放鼠疫細菌,先是幾個人得病死亡,後是幾家人,幾巷人、幾寨人得病死絕,再後是大面積傳染死亡,僅此一項死亡人數達14000多人,許多地方戶戶空室,村村閉門,一派悽3苦雨,到處哭聲哀哀、冥紙飄飄;他們到處燒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