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可與昔日工業巨人的研究實驗室媲美。如今,微軟研究院擁有700名研究人員。單是亞洲研究院120人,5年時間裡就取得了一系列輝煌的成績——在國際一流學術刊物和會議上累計發表論文近600篇;申請國際專利逾百項;3項多媒體及網路方面的技術成果被國際標準組織所接納。

當然,蓋茨手上的籌碼還不止這些。他的公司,光是用於研發的預算資金一年就達到了68億美元,這種雄厚的研發實力保證了微軟在越來越商業化的PC軟體市場立於不敗之地。迄今為止,微軟的這項策略取得了巨大成功。微軟研究院擁有的研發實力,加上微軟在PC作業系統市場的統治地位,使微軟儘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舞會上姍姍來遲,卻照樣能在曲終人散時贏得市場的芳心。

無論是計算機作業系統Windows追趕Mac,桌面應用軟體Word追趕WordPerfect,商用資料庫SQL追趕Oracle,網路瀏覽器IE追趕Netscape,網際網路入口網站MSN追趕AOL,還是掌上電腦PocketPC追趕Palm OS,微軟都上演了“後來者居上”的神話。

確實比爾是一個與眾不同的人,單從他對待金錢的態度上就可以看得出來。他可以拿出1/5的財富來進行研發。自1990年以來,微軟公司在研發上投入了326億美元的資金,超過其它最大的5家軟體廠商的總和。

亞洲研究院的負責人張亞勤認為,微軟投資研究院,是做戰略投資,就像公司買了保險。實際上,研究院起著“智囊團”作用。研究院不僅僅能推動產品研發,還是新產品的孵化器。比如Windows?CE的概念,就是1994年研究院首先提出的。亞洲研究院最初成立時,微軟總部曾許諾,6年內投資8000萬美元,實際上現在4年時間,投資就已經超過8000萬美元了。

蓋茨對張亞勤們的鉅額投入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要保證10年以後還有一個叫微軟的公司存在。蓋茨所指的,應該不僅僅是“存在”,而是“像現在一樣存在”。去年,微軟為此花的代價是50億美元,相當於其全年總收入的1/5。王堅說,這不是賭博,而是“買保險”。

為了這個造就日不落帝國的保險,張亞勤們正在從事著夜以繼日的研究工作。他們所研究的,都是前所未有的東西,可以一舉改變遊戲規則的東西。在他們的心目中所謂的基礎研究,就是創造能改變成千上萬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東西,就像PC、像Windows。他們做的工作是打通微軟主宰“未來的未來”的道路。

蓋茨捨得在技術研發和人力資本上一擲千金,是因為蓋茨有著一種強烈的危機感。蓋茨認為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18個月。事實上,這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每隔10…15年,IT行業都會有一個很大的轉型,而在每次轉型時,都會有一些新的技術、新的公司、新的市場出現。IBM曾在大型機時代一統天下,DEC公司曾在小型機時代獨領風騷,Intel公司和微軟也在PC時代取得了相當大的成功。但是,歷史上還沒有一個公司能領導兩個不同的時代。微軟公司在使人們不斷對新產品產生需求方面的成功在整個個人電腦產業的發展中一直是至關重要的。在過去約20年的時間裡,微軟公司一直是高科技產業規則的制訂者,微軟公司走到哪裡,從合作伙伴競爭對手到美國的企業就會跟到那裡。

現在的問題是,業界分析人士對微軟公司並沒有獲得多少突破性技術,畢竟是蘋果公司透過設計優良的iPod在數字音樂領域大出風頭,二名斯坦福大學的研究生提出了支撐Google公司的搜尋技術。微軟公司似乎已經開始失去保持這種領先地位所需要的動力,逐漸成為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的IBM公司━━盈利但增長緩慢,龐大而不合時代潮流。

囚徒困境中的微軟正在試圖用雄厚的財力才扭轉這種局面。在1990年代,蓋茨帶領微軟公司對網際網路挑戰作出了強有力的回應,巴爾默則使微軟公司將觸角延伸到了全球的企業中,結束了對桌上型電腦計算過渡依賴的局面。今天,微軟公司正在多個領域發力,其中包括面向中小企業的應用軟體、Xbox遊戲機、支援網際網路功能的手機、智慧手錶軟體和語音識別系統。

在一些公司,或因業務不景氣,或因領導不理解、不支援,研究經費往往被削減,甚至撤銷。但在微軟亞洲研究院,公司的前景一片明朗,蓋茨對科研有最明確的承諾。他不但親自管理研究,而且花很多的時間和研究員一起研究將來的研究方向。在天才與金錢的配合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