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是永續的,也就是說沒有期限。優先股可以享受分紅,從這一點上看有點像普通股;但是它和普通股不同的是,普通股能夠享受公司發展帶來的成長收益,而優先股只能享受固定收益;並且普通股擁有投票權,優先股沒有。
也就是說,巴菲特買下這樣的股票後,既可以選擇永遠持有,每年享有10%的利息;也可以選擇在適當的時候,把它換成普通股。
讀者如果沒有看懂這一點,看到巴菲特在分期建倉過程中所買的這些股票價格下跌後就嘲笑他被套了,那就未免不懂其中奧妙了。因為優先股和普通股是完全不同的兩種投資物件,簡單地從股價來判斷是否被套,可以說完全搞錯了概念。
只需換個角度看問題,就可以很清楚:巴菲特如果根本不看這兩隻股票的價格下跌到什麼地步,只要這兩家公司不破產,而他選擇永遠持股,那麼他每年都能獲得10%的利息。這時,股價越是下跌,這10%的年利息相對來說就越高。
再者,如果這兩家公司將來真的破產倒閉,優先股在公司清盤時,在資產清算分配順序上還要比普通股高(當然,比公司債券要低)。從這一點上看,一旦公司破產倒閉,優先股的投資風險比普通股要小得多。
退一步說,目前上市公司發行的債券年利率也不到10%,從這個角度看,說巴菲特投資這樣的股票是“包賺不賠”也不為過。【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訣】巴菲特認為,分期建倉首先是一種策略。只要某隻股票的內在價值已經進入值得投資的區域,而你又認為這樣的股票值得永遠持有,那麼它的每一次股價下跌都是分期建倉的好機會。
建倉時倉位不宜太重
目前市場參與者對於一些長期而言明顯不可能產生太高價值或甚至根本就沒有任何價值的公司,給予極高的市值評價,然而投資者依然被持續飆漲的股價所迷惑,不顧一切地將資金蜂擁投入到這類企業。這情形就好像是病毒一樣,在專業法人與散戶間廣為散播,引發不合理的股價預期,而與其本身應有的價值明顯脫鉤。
——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認為,股市下跌過程中的分期建倉沒有最低,只有更低。所以分期建倉時倉位不宜太重,並且要時刻保持手裡有足夠的現金。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0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股票投資者往往會對一些長期來看並沒有太高價值或根本沒有價值的上市公司給予太高評價,“這情形就好像是病毒一樣”。這種情況在抄底股市時也難免會出現,所有投資者包括巴菲特在內,都可能會有看花眼的時候。
這時候該怎麼辦?巴菲特說,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滿倉進入,而是留有餘地。
就以巴菲特2008年抄底金融海嘯的一系列舉措為例,他真正用於抄底的資金還不到總資金的10%。因此,不論這部分資金將來的損益有多大,總體上影響都不大。更何況,巴菲特抄底後手中仍然握有大量現金,一旦股市繼續下跌,他還可以繼續補倉。
事實上,巴菲特也知道他抄底金融海嘯後被套是必然的,因為誰都知道,當時美國的股市走勢是整體向下的,巴菲特作為股神不可能對這一點也看不到。但巴菲特的心態好就好在倉位不重,用有些中國股民的話來說就是“買一點玩玩”。以玩的心態抄底股市,心情當然要輕鬆多了。
讀者容易看到,雖然巴菲特動輒出手幾十億美元,這樣的投資額讓其他機構自嘆弗如;可是這對巴菲特來說,雖然不能稱為小菜一碟,但至少也是比重不大,由此造成的投資風險在可控範圍內。更不用說,巴菲特著眼於長期投資,這種由於股市震盪而造成的一時漲跌,根本就不在他眼裡。
不過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應該從中吸取的教訓是,既然像巴菲特這樣的股神也無法避免抄底後被套,那麼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就更應該在股市下跌通道中以規避風險為主。面對股市的不確定性風險,要多看少動,等到金融海嘯處於收尾階段再出手也不遲。
最簡單的道理是,普通投資者手中的現金不多,如果看不到金融海嘯什麼時候會結束,不妨讓它跌跌透,暫時選擇空倉觀望,以靜制動。在巴菲特看來,空倉觀望、不投資,也是在特定階段股票投資的一種境界。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巴菲特在這個時候抄底金融海嘯,也有個人原因,那就是他所說的在此以前他的“個人賬戶上只有美國政府債券”。既然原來只有政府債券,現在趁股市低迷時“隨便買一些”股票,會有助於分散投資風險。
說得更透徹一些就是,巴菲特的賬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