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原來只有美國政府債券,由此推斷,想必這也不是一個小數字;面對金融海嘯影響下美國債券急劇貶值的現實,巴菲特很可能也處在一個“有苦沒法說”的階段,在底部買上一點股票,能起到攤低投資成本的作用。
在這方面,埃裡克·薩爾茲曼的觀點可能會給人一些啟發。他曾先後擔任過貝爾斯登公司董事總經理、房地美公司風險經理、瑞士信託銀行策略師、美國財政部監管者,他的經歷和觀點註定了他的意見在美國抵押貸款領域具有代表性。
他認為,在這次金融海嘯中,高盛集團剛轉型為商業銀行拿到執照,就獲得了巴菲特50億美元的投資,從某種角度看,高盛集團和巴菲特都是真正的“超級英雄”。只是令他怎麼也想不通的是,在此以前他並沒想到巴菲特會做這樣的投資。
他之所以這樣說,並不是說投資高盛集團有什麼不好,但顯而易見的是,高盛集團的業務並不是巴菲特一直以來喜歡的那種保險業務。它不能獲得大量現金,並且許多業務是巴菲特一直極力躲避的領域,在公司經營中承擔著巨大風險。
埃裡克·薩爾茲曼說,唯一可以解釋的是,巴菲特把這一舉措看作是一項“愛國”投資,在關鍵時刻為政府分憂解難。
不過在外人看來,巴菲特的這一舉措除了“愛國”,可能也實在是迫不得已。因此,與其說巴菲特是“愛國”,還不如說是他把這次投資當作抄底金融海嘯、分期建倉的一部分。【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訣】巴菲特認為,股市底部的形成有一個過程,誰也不知道真正的底部在哪裡;而且即使知道了也沒法保證就能買到最低價位,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倉位不要太重。這頗有些像中國人說的“摸著石頭過河”。
建倉被套不必過於在意
高盛是一家不同尋常的機構。該公司擁有無與倫比的全球業務,擁有久經考驗和深謀遠慮的管理團隊,擁有人才儲備和財務資本,能夠延續其卓越表現。
——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認為,股市下跌過程中的分期建倉沒有最低,只有更低。對於自己一直以來認為是質地優秀的股票,這時候可以開始介入了;一旦介入後被套,也不必過於在意,要相信自己的分析和判斷。
2008年9月,巴菲特在投資50億美元購買高盛集團的永續優先股後表示,高盛集團是一家不同尋常的機構,該公司擁有無與倫比的全球業務,擁有久經考驗和深謀遠慮的管理團隊,擁有人才儲備和財務資本,他相信以後該集團能夠延續其過去的卓越表現。
巴菲特的觀點與前面埃裡克·薩爾茲曼的觀點有很大不同。無論巴菲特的上述表示是發自內心還是言不由衷,都無法改變這樣兩個事實:一是巴菲特投資高盛集團後,高盛集團的股價仍繼續大幅下跌,巴菲特被深深套牢;二是巴菲特被深深套牢後依然悠然自得,因為他買入的是永續優先股,只要不賣出股票,他就永遠可以享受10%的年末分紅,而僅此一項分配就足以令人羨慕了。
由此有人總結說,巴菲特大量收購上市公司,並不意味著股市見底。因為從歷史上看,巴菲特從來就不是一位抄底高手。幸好巴菲特也從來不在乎這一點,並且他自己也非常認可這一點,因為他投資股票從來不看股指高低,而是更關心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
在巴菲特看來,只要某隻股票物有所值就可以大量買入,所以人們常常會看到,在巴菲特抄底的那些股票中,有許多股票一套就是好幾年,可是他從來不急不躁,更不後悔。因為他知道,這些股票買入時其內在價值就已經顯露出來了;更何況,他的買入價格要比市場平均價格低得多——如果連他也被套牢了,幾乎沒有人是不被套牢的。
以巴菲特掌控的伯克希爾公司為例,就在2008年10月的短短一個星期內,巴菲特一連投入上百億美元抄底金融海嘯時,伯克希爾公司自身的股價也下跌了18%,每股價格跌至萬美元,巴菲特的身價縮水超過100億美元。於是,有許多人嘲笑他“抄底失敗”了。
如果從普通投資者角度看,這種觀點似乎沒錯,因為幾乎所有投資者都遇到過這樣的事——追漲殺跌,然後被深套其中。可是,如果用這種觀點來看待巴菲特,無疑太膚淺了。
為什麼?這並非因為巴菲特是全球首富,是“股神”,而是因為他的投資理念是根本就不看股票價格一時漲跌。既然這樣,如果有人還用股價漲跌來衡量他的投資業績,就是不恰當的。就好像一個書呆子只喜歡看書、不喜歡打扮,你卻和他討論流行時尚一樣不討巧。
如果僅從短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