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部分

裡去籌集資金用於投資回報率奇高的購併專案呢?【巴菲特股市抄底秘訣】伯克希爾公司那些優秀職業經理人源源不斷地提供鉅額現金,最終成就了“巴菲特”。專家認為,巴菲特依靠自有資金在最低價時購入優質資產可以承受5年不盈利的預期,最後的贏家當然是他了。因此,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擁有優秀管理層的企業無疑是具有投資價值的企業。

電子書 分享網站

從成本壓縮中擠出利潤

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有一道“護城河”來保護投資獲得很好的回報。但資本主義的“動力學”使得任何能賺取高額回報的生意“城堡”,都會受到競爭者重複不斷的攻擊。因此,一道難以逾越的屏障,比如成為低成本提供者,像政府僱員保險公司或好事多超市……才是企業獲得持續成功的根本。

——沃倫·巴菲特巴菲特認為,當金融危機來臨、股市低迷時,現金在手想買啥股票就能買啥。這個道理雖然簡單,可是隻有真正懂得壓縮成本、節省開支的企業,才能透過擠出利潤的方式擁有現金。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2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該公司特別強調成本意識。他舉例說:有一位寡婦準備在報紙上刊登丈夫的死訊,報社告訴她每刊登1個字的費用是美元,於是她提出刊登“Fred死了”這幾個字就行了。但是報社說,每則啟事至少要7個字才行,於是這位寡婦說,那就改成“Fred死了,售高球證”吧。

巴菲特幽默地說,這位寡婦就是他們強調成本意識的“模範”。當得知刊登死訊的訃文是按照每個字計算時,她只願意刊登3個字;當得知最少也要7個字時,她又增加了4個字,不過這時候她表達了要出售丈夫生前使用的高爾夫球證的意願,這樣既沒有增加費用,而且還可能會帶來高爾夫球證的變價收入,真是精明極了。

毫無疑問,巴菲特在這裡只是編了一個小故事,可是類似於這樣的情況在企業經營管理中是很常見的。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2007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一家真正偉大的公司必須有一道“護城河”來保護投資獲得很好的回報。不過,任何能夠賺取高額利潤的生意“城堡”,都會受到競爭者的複製和攻擊,只有像政府僱員保險公司、好事多超市,或者可口可樂公司、吉列公司、美國運通公司這樣不斷降低成本,企業才能獲得持續成功。

說得更簡單一些就是,巴菲特認為在增收節支方面,“增收”不容易,“節支”更具有競爭力。最常見的是,同樣的商品如果你的價格比別人高出一點點都可能喪失競爭力,可是如果你的產品成本能夠降低那麼一點點,那獲得的可全都是“利潤”和“現金”。

巴菲特說,伯克希爾公司要尋找的投資物件,是那些在穩定行業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公司。如果它的成長速度迅速,當然更好;如果沒有成長,那樣的生意也非常值得。對於伯克希爾公司來說,只要簡單地把這些購併活動中所獲得的可觀收益(現金)去購併其他類似企業就行了。

巴菲特特別強調:沒有誰規定錢是從哪裡掙來的就必須花在那裡,實際上這樣的想法非常錯誤。在他看來,真正偉大的生意不但能從有形資產中獲得巨大回報,而且在以後任何持續期內,都可以不用拿出收益中的很大一部分進行再投資,就能維持很高的投資回報率。

他舉例說:如果在你們當地有一家合夥性質的醫院,該醫院的腦外科醫生是當地最好的,那麼儘管該醫院的經營狀況非常好,而且成長非常迅速,但這家醫院的將來會十分危險。為什麼呢?巴菲特說,因為只要這名外科醫生一跳槽,這家合夥醫院的“壁壘”就一起消失了。

他說,這種情況就曾經出現在美國最好的醫院之一梅奧診所(Mayo Clinic),或許你叫不出這家診所執行長的名字,但你也許會知道這樣的“壁壘”究竟能持續多久。相反,如果該醫院的運營成本比其他同行低,那麼它的破產倒閉就會比同行更晚。

從伯克希爾公司的運營過程看,巴菲特把上述原理運用得爐火純青。舉個最簡單的例子來說,多年來伯克希爾公司總部的費用比率只相當於同行的1%。

巴菲特為什麼要這樣摳呢?因為在他看來,任何企業的銷售收入創造的不都是利潤,而費用成本所侵佔的一定是利潤,而且是純利潤,所以他在投資股票時總是會認真考察投資物件的費用水平是否足夠低。

巴菲特在伯克希爾公司1996年年報致股東的一封信中說,公司總部的費用總額佔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