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27部分

然鑄就了蘭斯的業內地位。不過,當初也沒有人預料到“低俗小說”成就了昆汀的橫空出世,這就是好萊塢,這就是藝術。

柯克在“電影評論”裡也專門為“罪惡之城”撰寫了評論,他的矚目焦點延續了自己在首映式上的問題,對色彩的運用給予了詳細分析。

“僅僅是血液的顏色變化,在電影之中就有四種,無色,熒光白,紅色,芥末黃;而且每一次血液出現的形態和劑量都有所不同,根據場景、根據情況、根據人物狀態,都做出了不同改變。每一種顏色都隱藏著不同的意義,最直接的就是痛苦的層次,施特雷洛大量運用了色彩來表達人物情緒,這不僅是一次大膽的嘗試,而且還將電影語言運用到了極致。

‘上帝之城’中,施特雷洛運用了運動化鏡頭和碎片化剪輯的方式將情緒的變化傳達出來;‘借刀殺人’中,施特雷洛又運用了燈光層次和強弱的變化將情緒的起伏展現出來;‘罪惡之城’中,施特雷洛則運用了色彩語言完成情緒的表達。

每一個鏡頭都值得細細品味,每一個鏡頭都飽含深意,每一個鏡頭都精心構圖。施特雷洛再一次向我們展現了他的天賦與才華。

在電影的最後,殺手遞出了香菸,畫面戛然而止。

此時腦海裡浮現的畫面,不是殺手是否會扣動扳機,而是自己身處於罪惡之城,又會做出什麼選擇呢?隱藏在殺手那悲天憫人的眼睛背後,卻是一顆漠然而冰冷的心臟,這讓我不由就想起了‘借刀殺人’的結局——彼時,冷酷無情的職業殺手被疲憊而倦怠壓垮了肩膀,一聲嘆息之中選擇了放棄;現在,冷血殘忍的職業殺手露出了迷人的笑容,遞出了香菸。

這到底是進步,還是退步?”

在這篇評論的末尾,柯克寫到,“難以置信!難以置信!難以置信!”他用了連續三個同樣的詞彙來表達內心的亢奮和震撼;與此同時,他也送上了滿分一百分的評價,表明了自己的支援立場。

事實上,這不是“電影評論”第一次給予了蘭斯作品一百分,柯克對犯罪三部曲的評價也恰恰是一百分,“這是與時俱進的三部作品,這是深入靈魂的三部作品,這是載入史冊的三部作品。”

從羅傑到柯克,從“芝加哥太陽報”到“電影評論”,這僅僅只是“罪惡之城”首映式結束之後的冰山一角,一場聲勢浩大的議論狂潮這才剛剛揭開序幕。(未完待續。)

547 兩極分化

1997年,“不羈夜”問世,在那個被“泰坦尼克號”佔據視野的年份裡,這部作品卻成為了萬眾矚目的物件,因為這宣告了一位天才的誕生,保羅…托馬斯…安德森第一次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之中,隨後五年時間裡,他又相繼推出了“木蘭花”、“狂野之愛”兩部作品,先後斬獲了戛納電影節和柏林電影節的最佳導演獎,年僅三十二歲,就已經成為了一代電影大師。

2003年,“上帝之城”閃亮登場,人們紛紛驚歎著繼保羅之後,又一位電影天才現世了,但與保羅相比,蘭斯的藝術創作源動力似乎沒有那麼充足,一部“後天”打斷了人們的期待,這部商業電影雖然取得了票房大捷,但卻被專業影評人們詬病不已,認為這是蘭斯墮落的開始。不過隨後,“借刀殺人”和“罪惡之城”相繼登場,人們才恍然大悟:這位天才從來沒有沉淪過,恰恰相反,他始終在商業和藝術的天平之中摸索探究著,他走得甚至比保羅還要更遠更深。

當“罪惡之城”揭開神秘面紗時,人們才不由驚歎,年僅三十二歲,蘭斯就已經創作出了屬於自己的犯罪三部曲,將現實社會的冷漠和殘酷赤果果地搬上了大螢幕,毫無保留地展示出來,鞭笞著每個人內心的道德底線。

從美國發動對伊拉克戰爭的自詡正義,到天主教對無辜未成年兒童侵犯的道貌岸然,犯罪三部曲將隱藏在這些事實背後的殘酷真相展示了出來:沒有人是無辜的,就好像羅生門一樣,社會里的每一個人都揹負著責任,如同沉重枷鎖一般,沒有人可以置身事外。

真實而殘忍,暴力而血腥,細膩而深刻。蘭斯為犯罪三部曲注入了強大的能量,猶如當頭棒喝,技驚四座,餘韻深遠。

羅傑…埃伯特作為全美最權威的影評人,柯克…哈尼卡特所在的“電影評論”作為全美最權威的專業雜誌,雙雙為蘭斯正名,不僅為“罪惡之城”送上了滿分一百分的評價,而且還將犯罪三部曲的脈絡呈現在了大眾眼前,真正地將蘭斯送上了“大師”的寶座,即使現在還不是,也已經是“預備役”了。

如此局面,絕對是“罪惡之城”上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