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伴隨著朝陽的降臨,人們緩緩甦醒起來,哈維爾部落格的訪問量開始緩慢爬升,八點時,點選率已經突破了五千。與此同時,雅虎社群關於“十二羅漢”的討論似乎也進入了最為炙熱的時刻,轉眼之間就突破了六十萬,但卻沒有越來越多人加入其中,相反,這篇討論帖點選率增高之後,回覆率卻在下降,與哈維爾部落格形成了一個反差。
十點,哈維爾撰寫的這篇部落格已經吸引了兩萬點選率,並且回覆數量也已經將將突破了一千。在此之後,勢不可擋,截止到十二月三日晚十一點半時,博文點選率達到了彪悍的三十萬,並且回覆數也突破了兩萬,再一次引領了網路熱潮。
從資料上來說,雅虎社群“十二羅漢”的討論帖完爆哈維爾關於“借刀殺人”的博文,但製造出來的效果卻是顛倒過來的——福克斯電視臺的娛樂新聞引援了哈維爾部落格,對“借刀殺人”展開了報道,同時,“紐約時報”也選擇將這篇影評刊登在報紙上——哈維爾不是以專業影評人的身份,認識以權力博主的身份——即將於明天發行。
哈維爾對“借刀殺人”不僅僅是讚譽有加,完全可以說是推崇備至,這一點,從首映式的自由訪問環節就可以窺見了;而讓人意外的是,早早離開的羅傑…埃伯特對於電影也是讚譽非凡,這位重量級影評人第一時間在網路上發表了自己的影評,直接將“借刀殺人”推上了一個全新的高度。
如此格局著實是人們所沒有料想到的,超過六十萬點選率的參與,“十二羅漢”沒有能夠引爆話題;反而是僅僅依靠哈維爾和羅傑兩位權力博主引導話題的“借刀殺人”,卻在悄無聲息之間成為了核心焦點!(未完待續。)
403 靈魂震撼
作為當今全美最具影響力的影評人,羅傑不僅在“芝加哥太陽報擁有自己的專欄,同時還走在時代的前沿,建立了屬於自己的個人影評網站。
不過,一般來說,羅傑會先為“芝加哥太陽報”撰寫專欄簡評,第一時間讓讀者看到影評人對全新上映電影的反應;相對而言,作為新鮮嘗試的網站,更新則會滯後許多,羅傑會篩選出值得評論的電影——要麼是大爛片,要麼是大佳作,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撰寫一篇詳評,而後在個人網站上更新。
這一次,羅傑卻出人意料地,率先於十二月三日上午十點在個人網站上發表了詳評,如此反常的行為剎那間吸引了所有媒體的目光。
“正義和邪惡要如何選擇,似乎每個人都會說,選擇前者,這是一個再簡單不過的問題;但是在施特雷洛的電影裡,似乎這個選擇永遠充滿了疑惑。
冷靜而緩慢的鏡頭猶如在深夜海面滑過的鯊魚,沉寂之中的危險氣息讓人心驚膽跳,危機四伏卻無法發現蛛絲馬跡,只能提心吊膽、惶恐不安,看似鬆散實則緊繃的氣氛佈滿畫面的每一個角落,如影隨形地貫穿整個觀影過程,就如同坐在副駕駛座看不見的幽靈一般。這就是‘借刀殺人’這部電影給我留下的整體印象,但顯然,這部電影所帶來的驚喜遠遠不僅於此。
一般來說,商業型別電影往往都會選擇標準的三幕式結構,開頭、主體和結尾。但在這部電影正式開始之前,前兩幕都已經發生了,而整部電影正是關於第三幕的,如此新穎大膽的結構同時也提出了嚴峻的挑戰——因為這使得故事主幹變得十分單薄,衝突的營造也會變得十分困難。
‘借刀殺人’講述了一個十分簡單的故事,文森特是一名職業殺手,他需要在這個夜晚殺死五個目標,他選擇了計程車作為交通工具來完成自己的任務,在命運的安排下,麥克斯成為了他的司機。
面臨如此嚴峻的挑戰之下,施特雷洛再次做出了大膽的選擇,跳過了執行任務的勁爆場面,也跳過了個人英雄主義的模板套路,選擇了以文森特和麥克斯二人之間的對峙貫穿整個‘第三幕’,將這部商業型別電影帶到了全新的高度。
選擇文森特和麥克斯,施特雷洛無疑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出自他本人筆下的劇本在人物設定方面又一次帶來了新意,文森特代表了邪惡,但麥克斯卻不是正義的代表——檢察官安妮代表了正義,而麥克斯則代表了介於正義與邪惡之間的中立派,同時,也是社會的普羅大眾。
文森特似乎是一名典型的罪犯,冷血、殘酷、暴力、可怕。他將殺人當做自己的工作,談笑風生之中就可以扼殺一條生命,手上沾滿血液之後卻手捧花束扮演著好朋友的角色,他用‘盧安達’的悲劇來為自己辯護,將殺戮講述的稀鬆平常,彷佛僅僅只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謀生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