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他兩個幫手忙開了,其實,陳阿大大字就識五個,名字就佔了三,但幫廚中有個懂些詩書的的,所以他一下就知道要怎麼做了,這道菜他算是主理,忙個不停,而陳阿大則是在負責在盤上擺弄,別人還都以為,陳阿大才是老大,畢竟他在列盤弄菜。
時間在飛逝,那四間飯店廚師有三間大廚都是上了年紀的,誰丟過這個臉呀!
看老闆,看灶臺,看評判,但就是不知怎麼作手去弄。
不過到了後來,看到瀟湘記在忙,他們索性也不急了,乾脆大家一起看瀟湘記表演。
瀟湘記上的是甜點,冬瓜雕了船,裡面裝的是芋奶,先蒸煮再冰鎮,圓盤上以冬瓜皮作波紋,蘿蔔雕上弦月,胡蘿蔔雕的小花,青菜葉置的垂柳在岸,船槳已經收住,篙也收起,入夜靜謐。菜上到桌上時,評判們看的無話可說,只能嘖嘖稱奇,居然不忍下箸。五分!
自選菜第二道,肉湯,這是知味齋出的題,他們也是略有點私心,知味齋的肉丸湯是有名的,但有名又如何,別間也是有花樣的。但凡混到今天能上臺表演的大廚這個級別,都是老角色了,什麼花樣沒見過,很多菜只要掃一眼就能仿的形似味似,所以這個名字了唱出來,個個真的忙開了。
瀟湘記,主料是肉骨,但放了藥材。
知味齋,肉丸湯,不過那湯是用大骨熬過的,放了白菜葉,還有些粉絲。
美食閣,用的是鹹肉和鮮肉一起煮湯,外加了點茨菇。
豫菜館,做的是肉碎湯,放了點鹹魚,有些筍乾白菇。
瓊崖飯店,做的就是大骨湯,但放了些凍豆腐。
能看到的就這些,加的別的姜蒜之類的不提,這倒菜整整做了一個時辰,都看到不停的往裡面放東西,但都是粉末湯汁之類,不知加了些什麼好東西進去。不過知味齋看來早就準備上這道肉湯了,因為他們昨夜就準備了肉骨湯。
結果這道菜比下來,知味齋得了四分半,瀟湘記居然也得了四分半,主要是這藥材肉骨湯大家都沒喝過,喝了以後第一反應是,汗,第二反應是提神,第三才感覺到鮮美。這菜是王動去新馬泰玩時吃過的,按著新加坡馬來西亞一帶有名的肉骨茶的方子做的,他那會還特別買了配料包回來,好好研究了一下的,大明朝的人自然不知。
美食閣的得了四分,豫菜館和瓊崖飯店的得了三分半。這一道菜,豫菜館和瓊崖飯店其實也算是個贏家,他們的肉湯看似平淡,但卻極具其味,實實在在就是肉湯,沒什麼花樣,都知道這味道也是不錯,加了不少東西,但大家卻看不出來。
第三道菜肉丸
瀟湘記,清燉獅子頭,有加蛋青,荸薺和香菇,與白菜芯一起燉制。
知味齋,紅燒獅子頭,有加油條,豆腐,更盤時配的是大香菇。
美食閣,清燉蟹粉獅子頭,不用多說了,淮揚代表菜,與煸好的青菜心一起燉制。
豫菜館,紅燒獅子頭,有加雞蛋,加煮好的雞蛋走油炸,然後一起紅燒。
瓊崖飯店,清蒸獅子頭,有加輔料冬筍和黃豆芽,與煮炒過的油菜洗淨、胡蘿蔔絲一起列盤。
能看到的料就這些,餘下的就是比刀功,切肉,打肉末,然後比炸肉丸的火候。最後得分情況是這樣的,美食閣當仁不讓拿下了四分半,但除了豫菜館三分半以外,另三家居然都得了四分。
最後結果:瀟湘記二十三分半,知味齋十七分,美食閣十六分半,豫菜館十五分,瓊崖飯店十六分。
這裡面贏的最有實力的是瀟湘記,別間菜館輸的沒話講,但第二第三卻有點不服眾,畢竟他們出了題,佔了先機。不過沒關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明年再來,早就定下調子了,一年搞一次。
第一屆廚師比賽就這樣結束了,大廚們得了獎牌,酒店得了錦旗,一個大大的鐵鑄的灶王老頭**上刻上了“永樂五年,屆廚師大賽,第一名,瀟湘記陳阿大,第二名知味齋陸九川,第三名美食閣沈從德”,這個灶王被瀟湘記供在了一樓大廳!
………【第三章 金陵煙雨 第三五節 比賽尾聲】………
熱熱鬧鬧的京城第一屆也是大明朝第一屆廚師比賽結束了,不過餘音繞樑,多日不絕。在瀟湘記的帶動下,幾個走入到最後決賽的酒店都推出了參賽菜目。這成了京城酒店的一大特色,以至於很多外地人到了京城,看到酒樓的牆上掛著參賽菜目的牌子而呆時,那店小二的表演機會就到了。
比賽對酒店來講,名聲打出去了,現在想到酒樓吃飯的認牌子,認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