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辰到了。”王通在董策耳邊低聲道。
“好。”
董策點點頭,大步走到黑土地上,面對眾人,大聲道:“今日,我磐石堡開始開荒種地,諸位,記住這一日!從此之後,樂業安居!”
眾人紛紛高聲歡呼:“從此之後,樂業安居!”
董策微微一笑,轉身象徵性的在地裡挖了一鋤頭,然後向著眾人擺擺手。
一一一章 熱火朝天
百姓們爆發出一陣熱烈的歡呼聲,向董策磕了個頭,然後起身向著自家的土地走去。他們的腳步很急,一副迫不及待的樣子,心思熱切到了極點。對於這些農民來說,土地,就是他們的命根子!
在昨天下午各戶領了耕牛農具之後,王通便是帶著他們忙活了一整個下午,把各戶的田地劃分好。以十畝為一井,這是最基本之單位,無論燒荒還是沒燒荒的土地,都已經劃分好了。各家各戶還都立了田界,多半都是自己豎了一塊兒木頭牌子,董策看到之後命令白忠旗白書吏在上面寫上該戶所有分到田地的百姓的名字。
如此一來,基本的戶籍土地制度,也就見建立起來了。
董策幾人登上一處地勢略高的小丘,看著百姓們各自在自己田地裡耕種,跟往日亂糟糟的再不一樣,井然有序了不少。各處起了不少火頭,乃是百姓們在燒荒。
在這片熱火朝天的土地掃了一眼,董策深深的吁了口氣,只覺得心頭輕鬆了不少。終於是開始耕地,開始走上正軌了,以後這一方面,也都是有例可循了。而自己手下的這些心腹們,也已經鍛煉出來了一定的經驗。
今日已經是九月初三日了,按照後世的歷法,差不多已經是進了十月,而冬小麥的種植時間段,是在九月下旬和十月中上旬,時間也不多。
他向王通吩咐道:“百姓這邊兒,你都催著點兒,需要什麼儘管開口。半個月之內,一定要播種完畢。”
“是。”王通趕緊應了。
董策又向王羽道:“現在存了多少斤魚了?”
“足足有一千斤。”王羽笑道:“我都讓人拿鹽醃了,存在大木桶裡,放在城裡陰涼不見雨水的地方。”
“嗯。”董策點點頭:“有了這許多存貨,暫時也就別捕魚了,把人手都放在墾地那邊。正好,你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去尋些木匠船匠,把造船的作坊給建起來,並採買大網。”
“是!”
董策忽的一笑:“你們分的那些田地,可有什麼打算?”
石進等人的軍籍,董策自然是一早就從十里鋪給調到磐石堡來了,這事兒根本都不用跟劉若宰說,他現在乃是兵備道衙門的紅人,那些下級官吏也都對這位高大俊朗出手闊綽的青年軍官很有些好感,只消得和下面的書吏言語一聲也就成了。
除了按照丁口分的露田和永業田之外,還按照他們的官銜各自分了多少不等的官田,至於耕牛以及各種器具,董策自然是不會短了他們的。
一說起這個話題來,幾人都是兩眼放光,很是興奮。王通和王羽蘇大成這幾個有家室的,都是表示要把家人遷來這裡耕地,若是人手不夠的話,便去尋人伢子買上幾個奴婢。石進王渾這些沒成親的光棍兒漢,則是直接表示要買奴婢下人耕種。
有了數量不少的田地,有了官身,有了奴婢下人,在不久的將來還會有房子分下來,眼看著一個個軍官世家就即將成型了。他們對自己的未來,都是充滿了憧憬和希望。
而這些軍官世家,則是納入了自己的體系。
董策看到他們興奮的表情,也是心有所感——指望著別人無怨無悔哪怕餓著肚子也跟著你出生入死,那是不大現實的。只有讓所有人跟著你一起撈好處,一起往上走,才能凝結出足夠的向心力。
大約中午時分,一騎快馬自鎮河堡中而來,那名負責傳令的小旗給董策送來的一封公文。
是冀北兵備道衙門下發,下面蓋了陽高衛指揮使和鎮羌堡守備官大印的一封調令——十里鋪六十劉名軍兵連同他們的家屬,一共六十六戶軍戶,軍籍一併被調入磐石堡的編制。
董策沒有想到,劉若宰這事兒辦的這般漂亮利索,那些兵丁連同家人一起調來,這就解了後顧之憂。
他接到調令之後,第一時間就命令石進前往十里鋪徵調那些軍戶過來,現如今十里鋪管隊官許如桀戰死,他這個貼隊官就暫管十里鋪事務。在新的任命下來之前,他就是這十里鋪的最高長官,因此也無需跟誰交接,直接然石進去傳令執行就是了。
軍戶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