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的抱怨,不僅會讓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還會阻礙自己的發展。你想想,上班的時候,遇到點兒挫折便怪這怪那,怨天尤人、嘮嘮叨叨,自己的心情一團糟,還要消極地影響別人。誰願意與這樣的人交往呢?明白了這點;我們的心胸才會寬闊起來;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不至於在路上被煩惱絆倒。如果清楚了這個道理,請現在就停止無休止的抱怨,認真地做好下面幾點,你的生活也許會是另一種狀態了。
★ 換一種心情對待不如意的事情。同一件事,角度不一樣,想法不一樣,可能得出來的觀點就不一樣。比如別人對我們說了難聽的話,從我們的角度說當然很生氣,但如果站在他的角度呢?也許他在為我們提意見呢!一個好的故事可以純欣賞,但也可能成為改變一個人的契機,知道自己需要改善的地方,並且努力去完成它,才是真正有勇氣的人,而成功總是屬於那些堅持到底的人。
★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真的瞭解抽菸會影響他人的健康的時候,也許你就不會抱怨別人因為你在公共場合抽菸而批評你了,你也不會抱怨別人都是針對你的了;當然,你也不會因此抱怨愛人怎樣跟你過不去了。
★ 適當改變自己。每一個人其實都想過更好的生活,但卻不希望改變自己,然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一分耕耘就會有一分收穫,如果你希望擁有大成就,你就必須具備一個像贏家的思考態度或行為規範。
你可以選擇你要的人生,不過抱怨只會讓事情更混沌。你可以選擇早晚抱怨別人,也可以在覺醒後力圖振作,它不一定是推翻過去所有的生活步調,它可以是一個當下念頭的轉換,或是一個行為的修正。不放縱自己的言行,讓自己的善言善行慢慢變成良好的習慣。也許用不了多久,你就會發現,你原來也是如此快樂。
。 最好的txt下載網
從現在開始停止抱怨
抱怨的人無處不在,有些人總覺得別人處處跟他作對,因而抱怨不止;有些人總認為自己是強者,但當遇到困難的時候又無力解決,也抱怨不停;有些人認為社會太不公平,常常抱怨自己懷才不遇……
許多人都抱怨過處境的艱難,但抱怨根本解決不了問題,當發現抱怨無濟於事之後,只能沉默,甚至一蹶不振。抱怨只會讓人喪失勇氣,還會讓人失去朋友。可以想象,誰不恐懼牢騷滿腹的人,誰不怕自己受到消極的傳染?與其經常抱怨,為什麼不停止抱怨,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呢?
馬舟是北京建國門一家公司的部門負責人,在這家公司,他已經做了整整三年。對很多人來說,三年也許很短,但對馬舟來說,已經很不容易了,因為他的公司人員流動性很大。
同事走了一批又一批,他聽到最多的,都是同事對公司的抱怨,不僅對他抱怨,也對老總或和公司有關聯的其他人抱怨。
他的一個朋友和馬舟同在這家公司,工作後的第一次見面時,他就向馬舟抱怨說他的處境沒有馬舟好,後來每次見面都會向馬舟訴苦。不過卻從沒有聽到他說自己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或是準備怎麼改正等。
馬舟對他的朋友說,我來給你講個故事吧。
一天,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賽利格曼與5歲的女兒尼奇在園子裡播種。賽利格曼雖然寫了大量兒童著作,但實際生活中跟孩子並不太親密。他正在忙著種地,而女兒卻手舞足蹈,甚至將種子拋向空中。
賽利格曼有點煩了,便讓女兒老實點,女兒卻跑過來對他說:“爸爸,你還記得我5歲生日嗎?從3歲到5歲我一直都在抱怨,每天都說這個不好那個不好,當我長到5歲時,我決定不再抱怨了,這是我從來沒做過的最困難的決定。如果我不抱怨了,你可以不再經常悶悶不樂了嗎?”
賽利格曼突然產生了閃電般的震動。這一天改變了賽利格曼。他過去的50年都生活在陰暗的情緒中,而從那天開始,他決定讓心靈灑滿陽光,讓積極的情緒成為心靈的主導。
抱怨對問題的解決無濟於事,反而會影響自己的情緒,更為嚴重的是,一味地抱怨,甚至會影響和朋友、同事、上司的關係。馬舟之所以對這個朋友產生了看法,就是因為他的這個朋友只會抱怨,不知道從自身找原因。
即使遭遇了失敗,只要我們振奮起來,還有機會從頭再來,畢竟在人生的道路上,很少有人能永遠一帆風順。如果因為失敗,就滿腹牢騷,只會讓人厭煩。
抱怨不同於坦然承認失敗。坦然承認失敗的人,會贏得別人的尊重,人們如同看到一個傷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