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這個即將面對清軍圍剿的情況下,這些就顯得頗為不足了。對此,陳文也只有依靠提高部下的生活待遇和身體力行的執行條例來穩定軍心,從而進行更加艱苦的訓練以求提升戰鬥力。
陳文知道,他的才具不及戚繼光萬一,甚至和這個時代很多善於用兵的良將,諸如他即將面對的田雄、金礪之流都無法放在一起去品評。所以,他從建軍伊始便在他力所能及的方面儘可能的做到最好。
或許戚繼光斬子的典故只是後人為了形容戚家軍軍法森嚴而編織的童話,但是從今天之後,他相信陳文受刑的故事將告誡這支軍隊的每一個軍官和士兵一個道理。
軍法面前,人人平等!
雙手從繩套中掙脫了出來,陳文默然的把內衣拾起,披在了身上。被鞭打出的鮮血很快就印溼並染紅了遮擋著它體現存在感的布料,而這一幕也徹底印在了在場眾人的心中。
每一個軍官和士兵都痴痴的看著這一切,他們此刻還沒有意識到,眼前的這一幕將是這裡很多人在未來一遍一遍不厭其煩的講給親朋好友的故事,而這個故事也將被記錄在史書當中,同時史書中也會記載著他們這些親歷者的姓名。
這時,只見陳文面對著在場的眾人大聲說道:“諸君請牢記,我們要建立的是一支如同岳家軍和戚家軍那般以拯救華夏萬民為己任的正義之師,所以我們就勢必要付出比那些營混子和兵痞更多的努力,因為我們是保境安民的王師,而不是殘民以逞的賊人。也唯有如此,我們才能如同本朝開國時那般恢復漢家天下,而我們中的每一個人方能光宗耀祖,名垂青史!”
在充滿了敬畏和崇拜所交織起的呼吸沉重的狂熱沉默之中,陳文下達了下一條命令。
“繼續行刑!”
在陳文看來,驅除韃虜、恢復中華、拯救華夏萬民便是這支新生的戚家軍的使命,而軍法便是這支終將迸發出驚人戰鬥力的新式軍隊所必須套上的韁繩,這條韁繩將引導著這支軍隊前進,並防止其墮入殘害生民的萬丈深淵。
第四十八章 本色(上)
大蘭山老營西校場的行刑區,軍棍和皮鞭所共同演奏的交響曲開始演繹下一個樂章。或許是因為陳文剛才的行為,執行軍法的鎮撫兵在林忠孝和安有福身上使用的力道遠超平日,只是受刑的兩個人卻絲毫沒有對此發出任何抱怨。
被鄉鄰稱之為林老實的林忠孝默默的承受著這一切,在他看來違反軍紀就應該受罰,而連累了一向信任他的將主更是讓他心存愧疚。至於那個惹禍精安有福此時也沒有說什麼,本來沒有被定性為攻擊軍法官已經讓他慶幸非常,而剛剛的那一幕更是徹底將他震撼住了,不是說刑不上士大夫,禮不下庶人嗎?可剛才的那一幕又為何會發生呢,這讓他百思不得其解。
依舊站在行刑區看著這一切的陳文並沒有選擇去療傷,因為按照條例受刑人員需要直屬上司來為其塗抹傷藥,這是他為了提升軍隊凝聚力和軍官威信所指定的條例。雖然他的傷不至於去找監軍文官去幫忙吧,但是作為暫管鎮撫兵的他還需要等待林忠孝受刑完畢後幫其塗抹傷藥。
很快,受刑的鎮撫兵林忠孝行刑結束,陳文便帶著他去塗抹傷藥,雖然一個捱了三十鞭的給一個捱了二十鞭的塗傷藥感覺從醫療上來看有些不分輕重,但是制定軍法就是為了執行。
給那個始終在感激和恐懼間互相搖擺的鎮撫兵塗完傷藥,陳文便以本營之中他沒有上司的名義謝絕了林忠孝的歉意,自顧自的前去找陸老郎中治傷。畢竟和這個時代皮糙肉厚的底層士兵比起來,他已經勉強可以稱得上細皮嫩肉了,這又被多打了十鞭,誰知道這點傷藥管不管用。
而就在惜命的陳文給林忠孝塗傷藥的時候,圍觀在行刑區的軍官和士兵們的大腦也基本上全部重新啟動完畢了。當事人尤其是他們的將主已經離開了校場,軍官和士兵便開始七嘴八舌的談論起了剛才發生的那一幕,以及陳文最後所說的那句話。
入營以來,陳文提高士兵的伙食待遇,廢除軍中肉刑,傳授火兵戰場救護之法,更改餉銀髮放制度以防止軍官剋扣士卒軍餉,更是和最普通計程車兵在一個鍋裡盛飯吃。這些在陳文眼裡都很正常的事情,可是在這個時代計程車兵眼裡卻是一個難得愛兵如子的武將才能做得出來的。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陳文營中的軍官和士兵才願意接受那些遠超這個時代軍隊訓練強度的訓練,並預設那些稀奇古怪的軍法和條例。當然,陳文關於戚家軍的洗腦在這之中也起到一定的作用。
剛剛的那個震撼人心的一幕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