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都統賴都之母,年九十,五世同堂,率其子孫百餘人迎駕。
康熙停輦,命人賜給老夫人壽桃,道:“老人家好福氣,祝老人家安康長壽!”
老人家顫顫悠悠地磕頭,道:“萬歲爺吉祥,萬歲爺長命百歲!”
在西直門外,諸王、貝勒、貝子、公、宗室、覺羅人等及文武大臣、官員、兵丁並於誦經處跪迎。其後,是數不盡地京畿百姓,也都是跪迎聖駕。
就聽有人道:“萬歲萬歲萬萬歲!”而後眾人皆齊聲應道:“萬歲萬歲萬萬歲!”聲音越來越大,無數地人跟著喊起來。
康熙坐在御輦上,霽容俯視。
在諸王貝勒身後,在被兵丁隔開的百姓人群中,身穿常服地十三阿哥跪在地上,含淚叩首,心下默唸道:“皇阿瑪,兒子來給您賀壽了
第九卷 謁金門 第三百零八章 大典
三月十八,康熙皇帝甲子萬壽。
太和門東,擺放著“五輦”,既玉輅、大輅、大馬輦、小馬輦、香步輦。
玉輅居中,一頭白象牽拉,青緞垂三層,大常十二,繡日月五星,繡二十八宿,相間繡金雲龍羽文,下垂五彩流蘇。珠簾金彩環繞下,是鋪設著花毯的雲龍寶座。
東側是大輅,亦駕象一,黃緞垂三層,大旗十有二,各繡金龍。輅蓋亭內貼金斗拱,承珠寶蓋,黃綺冒之,名曰黃屋。黃屋中是黃綾帷幔下襬放的龍椅,鋪著紅織金綺褥。
西側大馬輦,遍體多為紅色醒目妝飾。十匹毛色一樣的棗紅馬駕轅,服馬四,驂馬六,設遊環和鈴,圓蓋方軫。紅緞垂三層,大赤十有二,各繡金鳳。紅段繫帶下,是環以朱闌的輦亭,亭內是鋪了素毯的軟座。
東二是小馬輦,則是黑色妝飾。六匹黃馬駕轅,服馬二,驂馬四,設遊環和鈴,圓蓋方軫。黑緞垂三層,大麾十有二,各繡神武。黑緞繫帶是輦亭,亭內是鋪了大紅織金綺褥的金龍坐椅。
西二是香步輦,遍體多是白色妝飾。四匹白馬駕轅,服馬一,驂馬三,亦設遊環和鈴,圓蓋方軫。白緞垂三層,大白十有二,各繡金虎。白緞繫帶下,是雕沈香色描金雲板的輦亭,亭裡也是鋪了紅織金綺褥的金龍坐椅。
此時不過是卯初時分,天色微明,朝陽未升。紫禁城內外卻已經是禮樂齊鳴。
康熙坐在十六人抬行的御輦。率諸王、貝勒、貝子、公、內大臣、大學士、都統、尚書、侍衛等,詣皇太后宮行禮。
禮畢,康熙在太和殿臨朝。
太和殿上,諸王貝勒、文武百官及致仕給還原品官員,恭迎聖駕。行慶賀禮。
太和殿內,由禮部官員唱名,不外乎某某爵或是某某職位某某人恭賀萬壽。而後,便是被唱名地官員上前行叩拜之禮。
康熙時而點頭,時而慰言勉之。
不少老臣,跪在御前,皆是涕零淚下。哽咽著說不出話來。
曹顒站在殿右側中等偏前地位置。看著龍椅上威嚴的康熙皇帝,想起昨日他所說的。哎,說起來孤孤單單,無依無靠,也是帝王的寫照。
轉眼,過了大半個時辰,禮部官員還在扯著嗓子唱名。曹顒心下思量,滿殿王公百官,沒有千人。也有八百,這要是挨個地唱名下去,得用多少功夫?估摸這超品勳爵與一品、二品大員完後,該成批次了。
果不其然,宗室裡。貝勒以下皆成排叩拜。百官中。除了超品勳爵與大學士、內大臣、尚書、督撫、都統這些大員外,其他也都是成排叩拜。
儘管如此。這朝賀也進行到午初時分(上午十一點)才完。康熙又乘坐鑾駕往午門,接受八旗兵丁、直隸各省耆老士庶叩祝萬壽。
等康熙輦駕返回乾清宮,內大臣、侍衛、大學士、翰林院、禮部、都察院、太僕寺、詹事府等衙門侍直官員,詣乾清門行禮。
康熙接受眾人的叩拜,萬壽賀儀才算告一段落。
曹顒站在人群裡,已經是汗津津地,站得已經腿軟。不過,現下還不是臣子能夠散去時。待康熙用完御膳,還要奉皇太后幸暢春園。王公貝勒、滿漢文武官員、各省耆老士庶,仍於各誦經處跪送。
這幾年的萬壽節,都沒有賜宴;今日的,亦是如此。如今禮部與內務府官員,都忙著幾日後的千叟宴。
是昨日康熙見到來賀壽的各省耆老士庶後下諭的,意思是天下老人都從數千裡外匍匐而來,怎能令其空歸,打算賜給他們筵宴後遣回。著查八旗滿洲、蒙古、漢軍、漢人,家奴除外,大學士以下民以上,年逾六十五歲的老者,其能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