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歡樂

色陰沉沉的,有一輪太陽的尾巴在天邊亮著,長孫弘揉揉眼,分不清那是夕陽還是旭日,側頭看一看,李猛雙肩挑著擔架,正滿頭大汗的趕路。

自己的頭正好在他的臉前面,於是問了一下,李猛答道,他已經睡了一個白天,現在是傍晚,長孫保正帶著大夥正在趁著日落前的光明緊趕緊慢多走一段路。

日夜顛倒的行進方式,讓長孫弘的生物鐘很不適應,擔架上的生活也不是想象的那麼舒服,顛來顛去的抖動可以把一個人胃裡的汁都吐出來,一路上又平靜得很,沒有遇上諸如巡檢、土匪之類的危險,所以在回程的第四天,他就開始強撐著坐一段擔架、自己走一段路了。

進哥兒一如既往的在前面探路,發現有不對的地方立刻用學鳥叫之類的方式通知後面,長孫豪馬上領著人轉向,避開可能發生的意外和危險,長孫弘把這一切看在了眼裡,心裡更加確定了對這兩兄弟的職業推測。

父親和二叔,是出身邊軍的斥候。

但是他們的身上,沒有刺臂紋面,即表明不是地位較低軍兵,而是地位較高的使臣級別的軍官。

南宋邊軍,即是禁軍之外的廂軍一類。禁軍中兵分上、中、下三等,與之對應,廂軍也分使臣、效用、軍兵三個級別,使臣是八至九品武官的總稱。按照軍律,只有使臣級別以上,方可免去刺字紋身。

有宋一朝,效仿唐末五代十國的制度,施行募兵制,為防止士兵脫逃,在軍中士兵身上會刺字紋身,以為標記,方便識別和追捕。這種刺字,與在罪犯臉上刺金印不同,是一種面部的紋身,花紋各有不同,因為美觀漂亮,開封府許多浮浪子弟紛紛仿效,美其名曰“花腿”,組團結社,形成了一種時尚,並且在社會上推動了紋身的流行,全國流傳。

到了南宋,因為禁軍福利待遇優厚,再無逃兵,所以禁軍刺臂紋面的漸漸杜絕,而邊軍廂軍駐守苦地,生活艱難,常常與金人、西夏人等作戰,朝生暮死,逃兵很多,所以這項制度堅持了下來。

既然是邊軍,為什麼會千里迢迢的到蜀地來安家呢?難道是逃兵?

長孫弘一路走,一路思考著,揣測背後的原因。

(本章完)

為您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