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車拐進了一條陰溼的衚衕裡。那裡真是僻靜。我覺得這個地方再適合談話也沒有了。路旁是一溜矮小的紅瓦平房。走了一會兒,她突然在一個有著竹簾的門口站住了。她瞥了我一眼:“這就是我的宿舍。”
《你在高原》 第三部分 人的雜誌(37)
這是一間很小的單身宿舍。她告訴我,這一排紅磚紅瓦的小房子就是他們學校的。屋裡的陳設簡單得不能再簡單了,一個棕色小櫃子,上面搭了塊綠色塑膠布;一個小煤氣爐,一張小小的桌子,桌子上有立著的一排書籍;一個小書架,上邊放了些雜七雜八的東西,並沒有多少書。這個小屋子太靜了。這兒該適合讀書,也適合一個人沉思。一個人在這個小屋子裡,心靈可以周遊得很遠。
我兩手按在那個小小的桌子上。淳于黎麗看著我:“喜歡這個地方嗎?”
這簡直是這個城市裡少有的一個安靜角落。淳于黎麗告訴:我們拐進的是一條小巷子,它遠離喧鬧的街道,小房子兩邊那些雪白的樓房多高,於是就可以把噪音遠遠地隔開……
我問:“經常回老家,回東部小城嗎?”她搖頭。
“為什麼?”
“那裡沒有親人了。”
她說母親現在已經走了——我知道那是病逝的意思。
我從她的口氣中明白,她很不喜歡父親。她說現在那邊小城裡只剩下了一間很小的黑屋,剩下了她母親的幾本書和一點遺物——“母親是一個教師,看我現在也做起了她的職業。父親是機關的,後來就跟上了一位酒店副經理,女副經理……”
她從一本書裡取出了一張黑白照片。
我覺得她父親並不漂亮,儘管這張照片上的人還很年輕。細長的眼睛,尖尖的下巴,真的並不出色。我覺得他的神情裡有一種很拗氣的東西,大概這一點像她。
“我的母親很漂亮。”
我點點頭。我想她一定長得像母親。
“我們一家原來不在小城,原籍在小平原西部的藏徐鎮……”
這名字很熟。我想起來了,立刻問:“就是離海邊不遠的那個藏徐鎮嗎?”
她點點頭。
是啊,姓“淳于”的在我們這座城市裡不多見,我在這兒生活了這麼久,只遇到兩個,而且他們都來自東部平原,祖居地也都在藏徐鎮一帶。
我問:“你知道藏徐鎮的過去——它是什麼地方嗎?”
淳于黎麗搖頭。
“你們姓淳于的可能是一個了不起的家族。”
她愣愣地看我。
“藏徐鎮的前身就是有名的‘思琳城’。我有一次跟一個考古的人、一個學者到那裡去過,是徒步旅行。他一路上給我講了很多。那以後我再也沒有忘記這個地方。思琳城在過去是一個很有名的海港城市,那是在古代,幾千年以前。直到戰國時期,那裡一直匯聚了一幫有名的人物。像齊國的稷下學派代表人物韓非、荀子、淳于髡,都在思琳城講過學。淳于髡就是思琳城的人。再到後來你們這一族還出了另一些有名的人物,比如說在秦始皇身邊的那個博士淳于越——後來被秦始皇殺掉了……”
淳于黎麗眨著那雙大眼睛看我。這讓我記起了一位有名的學者,她也是一位女子,也有這樣一雙眼睛,也姓淳于——這人在很多年以前曾被投入勞改農場,忍受了常人沒法忍受的屈辱,死得很慘……她們都屬淳于一族,沒有錯。
我面前這個美麗的女孩正是來自藏徐鎮。
我告訴她:從那次思琳城之行以後,我就著手收集那裡的材料了,想寫一點東西。但我自知缺乏根柢,又沒有做學問的耐性。我的工作進展緩慢……眼前這個女孩似乎讓我燃起了新的熱情,我想告訴她:你們淳于一族簡直是一個謎,出博學善辯的人,也出一些執拗的人。你們的血脈裡有一種很奇怪的東西,就是這種東西,使你們家族裡的人有著另一種命運……我只是這樣想,沒有講出來。
《你在高原》 第三部分 人的雜誌(38)
“所有姓淳于的人都是我們一族嗎?”
“當然不能這樣講,我只是說來自思琳城的那一族——特別是從稷下學派到思琳城去的人,淳于髡、淳于越……”
我這樣說時,不知為什麼突然在想:站在我面前的是一個孤兒,像我一樣……在這個世界上,與我有著血緣關係的人早就離開了,許久許久了,只有我一個人到處行走——沒有根,沒有依託,這成為人生的一場無邊的遊蕩……
3
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