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24章 昏君

的菊花如火如荼地開遍了整個京城,同時,一封萬民書也在京城的大街小巷中傳遞著,九月十四日,這封萬民書由京兆尹親自於早朝上呈到了御前。

那時,皇帝正在與群臣說秋獵的事,打算九月底或者十月初啟程往西苑獵宮秋獵。

這封字字泣血、印滿了鮮血色的指印的萬民書對於皇帝而言,就像是一個巴掌當著滿朝文武的面狠狠地甩在了他臉上。

京兆尹直接跪在了金鑾殿上,把一早有百姓去京兆府擊鼓鳴冤,呈上這萬民書,並聲聲哀泣地述說如今官府在民間強行徵兵、蠻橫無道的種種事蹟一一稟明。

並言道,哭訴百姓伸冤無門,只能寫下這封萬民書,希望能直達聖聽。

隨著京兆尹的一字字、一句句,朝堂上寂靜無聲,那些臣子皆是俯首屏息。

皇帝坐在高高在上的金漆寶座上,難以置信地俯視著京兆尹,脫口道:“怎麼可能,徵兵都是按舊例,每戶徵一丁,朝廷給予安家費,何來強行徵兵之說!”

“皇上說得是。”立刻就有一箇中年將士大步出列,慷慨激昂地對著皇帝抱拳道,“分明就是這些刁民只知道‘小家’,而不知道‘大國’,不願意入伍當兵,竟然信口雌黃!如此刁民實在該誅,方能以儆效尤!”

“劉將軍所言差矣。”一個青年文臣出列,義正言辭地反駁道,“百姓上萬民書代表民心,如此請命其中必有冤屈,怎能不經查證就妄下判斷!”

那位劉將軍似笑非笑道:“齊大人,你還年輕,所以不知道這每年徵兵都有些刁民意圖逃兵役,因此進山為匪的也不再少數!”

一個發須花白的老臣又緊接著出列道:“皇上,老臣以為是非曲直,還是先查證一番再行定奪才是……”

皇帝眉宇緊蹙,此刻早已經把秋獵的事忘得一乾二淨,聲音冷得幾乎掉出冰渣子來,道:“查!這次的事必須要查個清楚明白。”

“皇上聖明!”眾臣皆是俯首應聲,包括那個劉將軍也不敢再多言。

皇帝一聲令下,自然就要徹查到底。

東廠領命後,就火速地行動了起來,一時間,戴著尖帽、穿著褐衣的東廠番子一個個如狼似虎地策馬賓士在大街小巷,所經之處,百姓皆是如驚弓之鳥般,聞風四散。

才短短三日,岑隱就將“萬民書”的前因後果呈到了御前,皇帝一目十行地看著那道摺子上,臉上瞬間就籠罩上了一層陰雲,而且還越來越陰沉。

岑隱似是沒看到般,半垂首,稟著來龍去脈:

“……柏川縣、合山鎮、井泉縣、正定縣、深澤鎮……十幾鎮縣地方官員貪腐兵部下撥的安家費,且搶拉壯丁,欺善霸民,以致當地一些百姓忍無可忍,奮起反抗,部分良民逃至深山老林,佔山而居……”

“韓士睿此前奉命領兵前往柏川縣、井泉縣、深澤鎮幾地剿‘匪’,不論投降者、反抗者,皆是格殺勿論,引得當地百姓人心惶惶,人人自危……”

皇帝的臉色一片鐵青,此刻再想起京兆尹呈上的那封萬民書,只覺得那上面如繁星般的紅指印更像是一滴滴血漬般,這都是百姓口中嘔出的鮮血!

著一襲大紅麒麟袍的岑隱俯首站在一旁,不緊不慢地繼續說著:“皇上,臣還查知七月時,李廷攸與韓士睿一起奉命前往柏川縣剿匪,李廷攸查知當地官府貪腐,本來要稟明皇上,再行定奪,不想讓韓士睿反告他貽誤軍機,以致李廷攸被軍法處置,逐出了神樞營……”

皇帝聞言面色越來越難看,拔高嗓門怒道:“韓士睿殺良冒功,好大喜功,實在是罪大惡極,必須嚴懲,方能以儆效尤!”

皇帝的聲音一個字比一個字冰冷,其中蘊含著如驚雷般的怒意。

皇帝的右手在御案上緊緊地握成了拳頭,一想到自己本還想重用這韓士睿,就覺得此人實在用心險惡,竟然仗著自己的一分寵信,膽敢矇騙自己,害得自己差點成了一個昏君,一世英名盡毀!

御書房裡,安靜了下來,九月金秋,屋子裡被外面的杏葉映得一片金黃,靜謐肅穆。

當日皇帝便即刻下旨,卸了韓士睿神樞營四品指揮僉事的職位,又發配其服三年勞役以贖其罪。

之前,萬民書的事在京中早就掀起了一番驚濤駭浪,街頭巷尾的百姓都在議論此事,也在同時靜待著皇帝的決議。

因此,旨意一下,就立刻一傳十,十傳百,百傳千……不到半日就在京城上下傳遍了,京城就像是炸了鍋般騷動了起來。

韓士睿被皇帝下旨責罰,然而,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