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4章 什麼?飲食結構不健康?

這年頭,在國外開中餐館,賠本賺吆喝基本上已經是必然了。

想要賺錢,不是不可能,但是很難。

當然了,三哥現在也算是家大業大,賠點錢也是賠得起的,而且只要能堅持住,就總有一天能做大做強。

這也是為什麼大企業做什麼都能成功,小企業就很容易失敗的原因了。說到底,還是資本雄厚與否的關係,看看前世的共享單車和美團,最終結果還不明顯嗎?說白了,有錢你就能堅持住,就能持續打造口碑,最終迎來成功。錢不夠的,還沒能到賺錢的時候呢,自己就垮掉了。

不過這只是原因之一。

中餐在國外這些年沒什麼起色,一方面是口味問題,一方面是國家實力還不夠強,老外就不會正眼瞧你,包括你的而文化和飲食皆是如此。

另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餐的餐飲結構,對於老外來說是不太健康的。

周方遠前世看過一篇報道,據《柳葉刀》統計,光是2017年一年,因為高鈉飲食而死亡的人口就有300萬,因為雜糧吃太少而死亡的也有300萬,還有200萬因為水果沒吃夠而亡,全球近20%的死亡案例是飲食問題導致的,在華夏,這個比例更高。這項統計時間跨度近30年的大型研究不僅前所未有,還得出了不少讓人震驚的結論,其中包括:華夏因為飲食結構而導致的死亡率和疾病發生率,竟然比米國高了許多!

畢竟在大家的印象中,米國是個“萬物皆可炸”的高糖高油飲食地區,中餐竟然能比他們更不健康,問題出在哪裡?

很多國外的研究人員都認為,華夏是吃飯思路錯誤的重災區。而同在東亞的扶桑卻有著最低的飲食結構造成的全因死亡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和糖尿病死亡率。

最大殺手不是糖和脂肪。

這次的統計給出了一個與很多人印象完全不同的顛覆性結果,全球範圍內每年造成上千萬人死亡的錯誤飲食習慣並不是糖和油脂吃太多,而在於鈉、雜糧和水果——飲食結構問題導致死亡的統計表,前三位分別是高鹽、低雜糧和低水果飲食。

而那些被我們日常警惕的紅肉、加工肉類、含糖飲料甚至反式脂肪,反而在死亡貢獻裡排行靠後。

飲食結構問題造成的主要疾病有三:心血管疾病、腫瘤和2型糖尿病。

也主要是這三種疾病最終導致了大家因為吃飯方案不正確而死亡。

那麼按照這份報告裡的說法,華夏的死亡率為啥這麼高

《柳葉刀》統計了不同地區的各項飲食狀況達標情況,其中,東亞地區因為將日韓單獨計入了“高收入亞太地區”板塊,所以基本上可以視為以華夏為主的資料。

首先是致死重災區——鈉超標。

其次是水果不足要命在每日水果攝入量方面,東亞資料依然疲軟,不過全世界各地區都沒達到最佳推薦量。日韓等高收入鄰國勉強達到了及格線。

第三,雜糧量也沒及格。和水果一樣,資料顯示,國人雜糧攝入量也低於及格線。同樣,全球都沒達到推薦最佳攝入量。

按照《柳葉刀》的說法,這種情況想要緩解,需要三種方式。

首先,減少食物中的鹽。

我們飲食中的鈉攝入,大部分來自食用鹽。所以,少吃鹽,有意識的避開過鹹的食物,做飯少放鹽,能大大降低鈉鹽攝入。

然而我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一項針對2.8萬餘名人的“城市居民鹽相關知信行調查”顯示,72.7%的學生每週至少吃一次加工食品,只有1%的人能分辨出哪些是高鹽食品,其中有14的成人沒聽說過低鈉鹽等,老百姓對高鹽食物和高鹽調味品的認知普遍較低,更缺乏主動控鹽行為。根本原因與國人過於追求“口味、口感”有關,忽視了健康和營養。

其實想要注意這點並不難,首先買東西前,先看鈉含量。平時購買食品時,要養成看產品包裝上營養成分表的習慣。營養成分表上會標註食品的鈉含量,鈉含量低也就意味著食物含鹽較少。其次家中備個鹽勺,市面上的鹽勺,一勺就是2克,每人每天就是3勺鹽。按做一個菜放一勺鹽計算,對一個三口之家來說,每天每餐如果做3個菜,就可以計算和控制好每個菜的用鹽量。每個人每道菜最多吃13,才可保證鹽攝入量不超標。

同時,醬油、味精等調料也含鹽或鈉,若放了就應減少用鹽量,以免鹹味疊加。

當然了,如果條件允許的話,許多調料都最好用天然食材替代。烹飪時,除了用鹽,還可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