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42章 機遇危機並存……吧!

幾塊錢的運費,一單兩單還無所謂,可如果多了呢?

如果訂一次餐運費就要二三十,甚至三四十,那還有人會點外賣嗎?

送水師傅受限於運載能力,原本一天的運送量需要變成兩三天,那些高樓大廈裡的白領經理們,能忍耐嗎?

雙十一買的東西可能要雙十二才能運來,誰能接受?

當某一個交通工具遍及到社會的各個角落和各行各業裡的時候,一刀切真的正確嗎?

就如同當年的禁摩令一樣。

當初之所以會實行限摩令,絕大一部分原因是因為摩托車的安全係數不高,給交通帶來了很多不穩定的因素,汽車雖然安全係數更高,但是對於一般家庭來說,買車費用以及養車費用都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很多家庭還是處於無法支撐的狀態,再加上汽車體積比摩托車大,也就更容易造成交通擁堵。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如果道路上摩托車的數量增加10%,城市至少會減少40%的交通堵塞。

很多人購買汽車的初衷就是為了方便出行,但是隨著我國汽車數量的增加,隨之而來的是巨大的交通壓力,堵車便成了家常便飯,環境汙染也越來越嚴重,相比較汽車,摩托車在這些方面都是更具優勢的,排放汙染小,停車方便,可以做到隨走隨停。但是凡事都有兩面性,正是因為摩托車體積小,通行率高,一旦車主不遵守相關交通規則,隨意穿行,也會增大交通壓力,甚至會帶來不小的安全隱患。

所以想要促進整個摩托車市場的發展,還是得有一個合理的政策,讓摩托車市場更加規範化,否則的話就會過猶不及。

周方遠重生前的新規定,其實仔細想想,也是這個樣子。

最初也是因為交通安全的問題,才會出現這樣一個規定。

可這樣一個規定,除了對那些有職業要求的人造成了很大的麻煩以外,還有另一個不小的麻煩存在。

那就是廣大的家長們。

在我們的國家,大多數父母每天早上一個必須完成的任務,就是送孩子上學,到了下午放學,又要準時準點地接。十年寒窗,除了節假日,不能有絲毫怠慢。但隨著不少城市頒佈了“禁摩令”和“限電令”,家長接送娃就成了天大的難題。“禁摩令”,就是禁止摩托車出現在大城市的主城區,只有郊區才能使用。“限電令”,是指一些城市對電動車施行交通管制,某些路段電動車不能入內。

頒佈禁摩令和限電令的初衷,是由於這些兩輪車過於靈活,又具有高機動性,很多車主都無視交通規則,在馬路上橫衝直撞,又沒有上牌限制,更加肆無忌憚,對其它機動車輛和行人造成隱患和威脅,不得不管。

然而“禁摩令”“限電令”的出現,直接引起家長不滿。

本來這也是出於正常考慮,可以理解,但有專家說:限令的出臺,主要是針對早高峰晚高峰家長接送孩子的現象,每個校園門口都擠得水洩不通,極其混亂,毫無秩序,對正常交通造成困擾。建議家長們讓孩子自己上下學,既能減少環境汙染,轉變路況,又能鍛鍊孩子獨立自理能力,何樂而不為呢?

本來條例的出臺就讓很多家長不滿了,加上專家這樣的考慮,家長們更不買賬了。

畢竟這兩種交通工具是普通家庭中,現有的最為實用的車型,小巧輕便快捷,在早高峰擁擠的車流中,速度最快,效率最高,而且物美價廉。開車接送孩子上下學,造成更大擁堵不說,環境汙染問題相當嚴重,孩子們在這樣的空氣中出入校園,身體健康肯定受影響。而且還經常沒車位,被貼罰單,家長們唯恐避之不及。再說也不是每個家庭都能有車,都有必要買車。

隨著城市化的飛速發展,孩子們上學路途最近的也得1公里,路況相當複雜,哪怕是一個小縣城,上學一路上各種危險也是不可預知的。大一點的孩子還好說,那年齡小的孩子怎麼辦?幼兒園孩子又怎麼辦?使用公共交通工具,不但不方便,不靈活,還極其不舒適。很多接送孩子上下學的都是家裡老人,老人本身身體弱,孩子又小,擠公交地鐵實在太費力氣,還容易引發老年病,一旦在公共場合發病,孩子根本無力應付。

在國外,很多國家城鎮鄉村,都有校車接送,但我國國情不同,基礎的配套設施還不完善。大環境並不安全,孩子小時候又沒有很好的分辨能力,出現危險是誰都不願看到的。家長是孩子唯一的保護屏障,所以親自接送,是家長們一致的選擇。

家長的確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獨立自主能力,但要分不同的事情,不同的時候,鍛鍊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