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方遠想要涉足無糖食品的領域,並不僅僅因為父親得了糖尿病那麼簡單。
事實上在他重生前,無糖食品的風潮是越來越大,市場規模也越來越大,畢竟全世界糖尿病人那麼多,這些人肯定不能和正常人一樣放開了吃,無糖食品的存在,或多或少能解決一些他們的問題。雖說無糖食品也不可能真的就放開了吃,但比起正常放糖的食物,無糖食品對糖尿病人確實是有友好了許多。
不過話說回來,無糖食品這種東西,本身也是有誤區的,很多人雖然瞭解到了無糖食品,但一些誤區他們並不知曉。
首先,無糖食品等於不含糖,這就是一大誤區。
從科學的角度上看,絕對的無糖食品是不存在的。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食品中的糖含量少於0.5g100g(固體)或100mL(液體),即可標註為“無糖食品”。也就是說,無糖是指固體或液體食品含糖量在0.5%以下,而並非完全不含糖。
市面上所謂的無糖食品是不含蔗糖、葡萄糖、麥芽糖、果糖等成分,之所以也是甜的,是因為加入了甜味劑,如木糖醇、山梨醇、麥芽醇糖等替代品。健康、不含糖、熱量低?關於無糖食品的誤區家長們恐怕要重新瞭解一下
常見的無糖食品,如無糖餅乾、無糖月餅等,本身大多都是用麵粉等碳水化合物製作,吃進去後經消化分解最終還是會變成葡萄糖,攝入的糖分並沒有減少。所以“無糖食品”並不代表完全不含糖。
其次,無糖食品等於熱量低,這是第二個誤區。
有人說,雖然無糖食品可能有些糖,但是畢竟含量少了很多,那相比較含糖的食品,不是同樣也會減少熱量攝入嗎?
並不能如此簡單的劃等號。
有的商品可以在包裝上看到“無新增蔗糖”,但是仔細看配料表會發現,雖然不新增蔗糖,卻可能新增了葡萄糖漿、麥芽糊精等,而這些物質在水解後同樣會產生葡萄糖,所以熱量一點也不會少。而且為了改善口感,有些“無糖食品”可能還新增了大量的油脂,這些脂肪同樣會造成熱量超標。
所以,食物熱量高不高,要綜合看看配料表,不僅需要糖分少,還需要綜合考慮植物油、脂肪、碳水化合物等各種配料的含量。而除了新增糖,本身就含有澱粉的餅乾、麵包等食品,在人體內最終還是會被消化吸收為葡萄糖,從而轉化為熱量。
其三,無糖食品等於健康,這個實在是一個大大的誤區,比上面兩個都要嚴重。
這年月,隨著老百姓肚子裡逐漸有了油水,很多人都開始追求健康,追求更高層次的享受。
於是乎,無糖食品漸漸進入很多沒有糖尿病,但卻渴望身體更加健康的顧客的眼中。
其實直到周方遠重生前,無糖食品都還不能和健康劃等號。雖然在食品的包裝上印著醒目的“低糖”和“無糖”字樣,但它們又不可能完全脫離糖分。縱然糖的含量很低,但如果無節制地大量攝入也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無糖食品中的甜味劑本身不含有熱量,無法為身體提供能量,我們在攝入後反而會促進大腦對甜食的獎賞機制,因此仍然會感到飢餓,很可能將繼續進食,以補充所需能量。甜味劑的甜度遠高於真正的糖,攝入後大腦接收到強烈的刺激訊號,在沒有進食糖分的時候,卻命令身體分泌出對應的激素,易導致人體的激素髮生紊亂。
另外在心理行為上,我們越是認為它“健康”“沒有熱量”“無糖”,喝下飲料吃下零食的時候就越沒有負罪感,以至於會吃下比平時更多的食物。
面對“無糖食品”,任何人在任何時候不能一味的“迷信”,反而更應該認真參考成分表、熱量表:有些無糖食品可能含有葡萄糖或者其它一些糖類,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可能並不低。在選購的時候要看該產品是用何種甜味劑代替了有關糖類,絕不能盲目地過多食用。
就像上面所說,無糖食品,並不等於是真正的無糖。
按照歐洲國家的通用概念,無糖食品指的是不能含有蔗糖和來自於澱粉水解物的糖,如葡萄糖、麥芽糖、果糖、澱粉糖漿等糖類。但為了口感問題,同時含有糖的替代物,即新增了不升高血糖的甜味劑,如木糖醇、山梨醇、麥芽糖醇、甘露醇等。
糖是碳水化合物的別名,一切含有碳水化合物的物質都可稱為糖類。所謂的無糖食物只是在加工時沒有直接新增糖,不代表產品中完全不含有糖。比如無糖蛋糕是麵粉做的,麵粉本質上就是碳水化合物,經過消化吸收後還是會分解成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