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74章 私人飛機

空客相對波音也要實惠不少。

簡而言之,安全性差不多,速度差不多,舒適度略有差距,價格略有差距……當然會選擇價效比更高的那個啦,這還用說嗎?

而且你看波音歷史悠久,空客雖然是後來居上,但也不見得就比波音差啊。

空客的全程是空中客車,作為一個歐洲航空公司的聯合企業,其建立的初衷說白了就是為了同波音和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那樣的美國公司競爭。在20世紀60年代歐洲飛機制造商之間的競爭和美國一樣得激烈,於是在60年代中期關於歐洲合作方法的試驗性談判便開始了。

1967年9月,英國、法國和德國政府簽署一個諒解備忘錄(MoU),開始進行空中客車A300的研製工作。

並於1970年12月成立空中客車公司,總部位於法國,其股份由歐洲宇航防務集團公司100%持有。

這是繼協和飛機之後歐洲的第2個主要的聯合研製飛機計劃。空中客車公司雖然在其它機型上都有與波音公司競爭的機型,但只有在大型遠端民用運輸機這個市場上一直是一個空白,雖然曾推出空中客車A340,但仍然不能撼動波音747的絕對優勢地位。

空中客車公司開發500-800座級大型民航運輸機,意在搶奪由波音747把持的大型客機市場,空中客車公司提出了對未來民用航空發展的推斷:未來世界民航運輸機發展將繼續向大型化發展,並以此提出了“樞紐輻射”的理念,即旅客透過支線航班匯聚到樞紐機場,再由大型運輸機運送到另一樞紐機場,最後再乘坐支線客機到達目的地。空中客車公司認為,改善21世紀空中交通擁擠的最好辦法是增加運力;空中客車公司推出超大型運輸機計劃專案曾引起不少人擔憂,空中客車公司則認為大型客機市場前景十分樂觀,同時為了完善空中客車的客機系列,佔據更有利的地位與波音公司競爭,值得承擔巨大的商業風險。

空中客車公司於1990年代早期開始超大型客機的研發計劃,除為了完善機種,填補超大型客機的空白外,還希望藉以打破波音747在超大型客機市場的壟斷。過去道格拉斯DC-10和洛克希德L-1011三星客機已證明瓜分這一市場的風險。麥道公司亦有相似策略,推出MD-12計劃,但最終終止。1993年1月波音與數家空中客車的合夥飛機制造商開始共同研究超大型商用飛機的可行性,並以合作建造的形式為目標。

1994年6月,空中客車公司宣佈了其超大型運輸機計劃,最初該計劃被稱為“A3XX”。A3XX將與VLCT計劃和波音的747後繼者—747X競爭,747X計劃將波音747上層客艙加長以容納更多乘客。VLCT計劃於1996年7月終止,波音公司亦於1997年終止747X計劃。

2000年12月,歐洲空中客車集團的主要持股者——歐洲航天國防集團與英國航天集團共同宣佈,透過投資88億歐元的A3XX計劃,並將名稱改為“A380”。當時已經有6家航空公司預定共55架A380。A380於2001年初正式定型,第一架A380出廠時計劃的開發成本已升至110億歐元。

所以說,空客的實力是強悍的,並不比波音差,飛機效能也足夠優秀,所以周方遠選擇空客的飛機完全沒毛病。

嗯,他自己也是這麼認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