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民用運輸機。其中,P-26驅逐機以及波音247型民用客機比較出名。1938年研製開發的波音307型是第一種帶增壓客艙的民用客機。
20世紀三十年代中期,波音公司開始研製大型轟炸機,包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赫赫有名的B-17、B-29轟炸機,以及東西方冷戰時期著名的B-47和B-52戰略轟炸機,B-52服役後30多年中一直是美國戰略轟炸力量的主力。美國空軍中比較出名KC-135空中加油機以及E-3預警機也是由波音公司生產。
20世紀六十年代以後,波音公司的主要業務由軍用飛機轉向商用飛機。1957年在KC-135空中加油機的基礎上研製成功的波音707是該公司的首架噴氣式民用客機,共獲得上千架訂貨。從此在噴氣式商用飛機領域內便一發不可收拾,先後發展了波音717、波音727、波音737、波音747、波音757、波音767、波音777、波音787、一系列型號,逐步確立了全球主要的商用飛機制造商的地位。
其中,波音737是在全世界被廣泛使用的中短程窄體民航客機。波音747一經問世就長期佔據了世界最大的遠端寬體民航客機的頭把交椅,直到2008年才被A380取代。
美國總統的專機“空軍一號”也是由該公司出產的波音707以及波音747-200B特殊型號改裝而成。
及至1997年,波音公司宣佈,原波音公司與原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完成合並,新的波音公司正式營運。麥道公司曾經是美國最大的軍用飛機生產商,著名的F-4“鬼怪”、F-15“鷹”、C-17軍用運輸機、DC系列以及MD系列商用飛機就產自該公司。40多年來,波音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民用飛機制造商,同時也是軍用飛機、衛星、導彈防禦、人類太空飛行和運載火箭發射領域的全球市場領先者。公司2003年營業額為505億美元。
其實要說買飛機,說真的,波音是最好的選擇,而波音這個牌子,也是目前世界上私人飛機保有量最多的品牌。
但這裡有一個問題,首先……周方遠當然是想要支援國貨的,可國貨裡能支援洲際航空的真的太少太少了,那就只能轉而求其次,尋找不屬於米國的飛機。不過這裡還有一個前提,那是得有同等級的產品才行,不然為了自己著想,他也只能選擇米國貨。
就這一點,灣流就緊跟著被排除了。如果非要買米國飛機,直接買波音就好了,何必買灣流呢?灣流的公務機是不錯的,但機體小是個問題啊,雖說是船小好調頭,機身小呢就靈活。可你機身小,遇到強一點的氣流,飛機就要顛簸。大飛機有一萬個不好,足夠平穩就是最好的,當然不是說選擇灣流就肯定不好,人各有志,有人就喜歡灣流的飛機,這本身沒什麼錯。
所以周方遠不選擇灣流,也同樣沒錯。
續接上面的話,如果可能的話,他需要的,是一款不弱於波音的,同時又不屬於米國的飛機。
考慮到自己重生前的國際形勢,周方遠果斷就將目標放在了歐洲,放在可空客之上。
要說兩家公司的飛機有什麼區別?那區別可大了,一篇論文都不夠說的,若要簡單說,沒區別!
是的,沒區別,人們坐飛機追求的是什麼?首先是安全,其次是速度,再次是舒適度等等。先說安全,這一點兩家公司是差不多的,如果不是價效比差不多,他們也不可能同時瓜分全世界的航空飛機的市場份額,空客一直都是波音最大的競爭者,要說沒兩把刷子,那肯定是做不到的。最多是側重點不同罷了,但這並不能單純的說明哪家好或者哪家不好。要說速度呢,貌似空客的飛機,普遍要比波音慢一點,可實際體驗來說,其實也沒有太大差別。
飛機飛在天上,要遇到的狀況太多了,飛機的速度也不可能一直保持最高速,最好的狀況是按照既定速度持續飛行,所以你要說哪個更快……其實意義真的不大,又不是戰鬥機和轟炸機,非要分出個勝負不可。
至於說舒適度,這一點,空客就要比波音強了。
內飾什麼的,如果是公司的飛機,就要問航空公司,如果是私人的飛機,就要看機主的財力,都和飛機沒關係。
但空客的飛機,比之波音的話,普遍噪音要小很多。人的耳朵在不同情況下的敏感度是不一樣的,在飛機飛行的過程裡,人耳的敏感度一直會處於一個較高的水準,一丁點的聲音都能清晰的察覺到,所以這一方面,空客是要比波音強的。
價格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