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腳踏車的品質並不差,真正不足的,主要還是品牌建設不行,這與我國腳踏車運動所處的發展階段有很大關係。網公路車是具有上百年曆史的運動器材,世界著名的公路賽事到今年大多超過了100年曆史,世界著名的腳踏車廠商甚至早在19世紀末就成立了,而山地腳踏車至今也有40多年的歷史了。而在我國,腳踏車成為全民運動器材就是近幾年的事,更早都是日常出行工具,產生了飛鴿、鳳凰等著名品牌。因此,相較於世界著名的腳踏車品牌以及我國寶島的捷安特美利達,國產的很多腳踏車品牌算是新生兒。
不過國內目前擁有一批腳踏車品牌,正在逐漸壯大。
而且我國在未來還會有一批比較有名的品牌包括烈風、銀貝斯、快客、功隊、喜德盛等等,他們將會在未來的市場上擁有一定規模的擁躉,也各自有自己的高水平業餘車隊或職業車隊。隨著網際網路和電子商務的發展,這些國產腳踏車大都像小米手機一樣透過網路銷售,廠家直銷、價效比高,而沒有像捷安特美利達一樣滿大街門店,因此普通老百姓可能並沒有看到,其實他們的發展形勢還是相當不錯的。
更何況,如果要對比質量的話,那就公平一些,要在同一個價位上作比較。如果對腳踏車品牌不瞭解,很多人只會花幾百塊錢買輛國產腳踏車,然後要去跟所謂的扶桑腳踏車和捷安特美利達作比較。最基本的公平原則告訴你,比較要在同一個價位上進行。你如果稍作了解就會發現,同一個價位的腳踏車,國產著名品牌的腳踏車並不差。
再說了,事實上很多國際知名品牌腳踏車是在中國大陸生產的。比如說的捷安特、美利達,以及大批世界著名的腳踏車車架,其實都是在大陸代工生產的,從技術上來說,大陸的技術並不差,最起碼如果捨得花錢的話,還是能達到國際水準的。
寶島的腳踏車產業的確很厲害,特別是中高階產品,在90年代的時候,捷安特,美利達的產品在國內屬於高階,車架幾乎都以鋁合金為主了,但國內的永久,飛鴿等這些腳踏車仍然是低端貨,以28、26這些車為主。隨經濟的發展,人民有錢了,高階腳踏車逐漸佔領市場,而國內腳踏車廠根本沒實力和捷安特,美利達競爭。
甚至玩車時間久點話,包括捷安特,美利達這些車也不能滿足一些愛車之人的**了,這個時候,這些人就會了解到更多品牌,聖教,閃電,佳龍迪爾,look,梅花等等。但以上不少車都是寶島oem,可見臺灣的產業發達,後面逐步碳素纖維佔領市場,寶島任然是車架oem的主要產地,但原材料卻是扶桑產的,東麗這些碳纖維都非常牛逼,腳踏車的變速,剎車,傳動系統也是扶桑人的強項。
說道這裡就不得不提shimano這個品牌,國際有名的環法腳踏車賽,差不多60%-70%車隊都用的shimano的傳動,制動,變速系統,足以見得扶桑在這方面的領導地位。國內廠家最大的問題是目光短淺,不願意去改變,不結合市場需求,更沒有優秀的人才,這是最大的失敗。就好比未來共享單車的火爆,其實也變相的帶動了這些車場的輝煌,但如何持續才是王道,周方遠也是真心希望國內能出一批像等這樣牛叉的公司。
再說了,腳踏車本就是一個組裝件,套件都有cp,禧瑪諾,sram三家差不多技術能力的公司,微轉等公司也跟在後面,車架和輪組就更多了,架子如崔克啊,佳能戴爾啊,輪組也有很多,至於山地的前叉以及公路的各種零件都有不同的高階廠家在做,每一個品牌的車都有各國的零件,套件可能是etap,架子可能是崔克,座包可以是飛賊。
硬要把腳踏車歸結為某國產的其實並不合適。至於大陸品牌如zgl,烈風,java,雖然在設計上來講有些模仿,但是做工還是技術上面並不差很多,同價位一般都比國外品牌要好,所以從品牌來看,基本已經算趕上了。至於套件由於專利問題,國內自然還差很多,sram進公路車市場為了避免專利也只能用單杆,至於一些老品牌感覺就更像做交通工具而不是追求卓越的車,畢竟腳踏車運動在中國是小眾運動,而交通工具腳踏車在中國量才大。
國內其實什麼也不差,差的就只是興趣而已。
要輕量化材料多的是,電腦模擬流體動力未來隨便一家好點的大學都做到,風洞更不是稀罕物,設計一部頂尖單車做不到嗎?問題是做出來能賣多少呢?沒有品牌附加值能賣多貴呢?單車又不是什麼高新科技,可以深挖的潛力也沒多少,興師動眾攪出來倒不如再加幾分力做電動車,還更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