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了,共享經濟有其有點所在,那就必然是有缺點的。
共享經濟的確是一門好生意,卻被一群不明是非的跟風者玩壞了,在周方遠重生前,部分共享單車陸續出局,共享雨傘,共享籃球,以及後來他不知道的所謂的共享太空艙又攪動了新一輪的“渾水”。然而再高的熱度阻擋不了衰落的頹勢,顯然,持續火爆的共享經濟已經成為一頭被資本泡沫催肥的豬,那麼這頭已經被吹捧上天的豬還能飛多久?
共享經濟的本質是對社會閒置資源使用權以更便宜的價格進行團購,使用者的目的是搶奪滿足日常的各種資源的調配,企業則首先是佔領市場,而後建立屬於自己的平臺和體系,構建與之相應的商業場景,調動社會閒置資源,進而實現社會閒置資源的商業變現。其優勢在於整合了社會資源,最佳化了資源配置,讓整個社會資源和使用者需求形成雙向匹配,優勢互補。
但瘋狂的是初期的共享經濟為了佔領市場,不惜一切代價開疆拓土,燒錢大戰無止無息,資源入池愈演愈烈,非但沒有給社會帶來,減輕社會的壓力,方便使用者,提升使用者的生活體驗,反而帶來負擔,形成社會的累贅,拿共享單車來說,過度地投放市場,佔領了大街小巷,堵塞交通,形成城市的負擔,另外,許多共享單車,遭到嚴重破壞,屍橫遍野,一地雞毛,使用權更像是被一次性共享,管理的疏忽造成資源的浪費在所難免。
共享資源原本是集結社會的閒散資源,方便使用者的同時最佳化經濟和產業結構,推動整個社會效益的整體提升,但而今的共享經濟儼然成為基於人為使役下的“人造經濟”,競爭的加劇造成共享經濟過度慘雜人為和資本的驅使,造成資源的嚴重擁堵和浪費,這本身就是偽需求,也自然是一種偽共享,資本盲目跟風,最後殘存下來的難免是市場份額、體系、場景、流量兼備的巨無霸,網際網路一面是不可限量的康莊大道,另一面則是泡沫之後的哀鴻遍野。
真正可以拿來共享的,是那些高門檻,高成本,高價值的出行,家政,餐飲等高頻次,高成本又遠離法律和道德界線,滿足大多數人日常需求的領域。
以滴滴、Uber為代表的出行共享,以在行、分答為代表的知識共享,以Airbnb為代表的空間共享,以星域CDN為代表的雲端計算資源共享,這些都是絕對有需求,有門檻的資源產業,是能夠實現社會資源和使用者雙向需求的剛需產業。但共享雨傘、共享籃球和共享太空艙如此物品共享,唾手可得,隨手可攜,共享的意義和價值何在,需求性和普適性太過狹窄,跟風罷了,共享太空艙更可能助長情*色交易惡風,除之而後快。
共享經濟的過程是集結社會空閒資源,佔領市場,建立體系,形成場景,最後實現平臺大一統,攜使用者而令天下,實現資源的統一分配,這其間有一個核心和根本的戰略點就是資源的管控和體系的運營。共享單車的屍橫遍野,共享電瓶車,共享汽車一樣沒有幸免地遭遇破壞,如何實現資源的保護保證體系的正常運轉是一個致命難題,能夠撐起這個龐大運轉系統的體系的支付系統的安全性、使用者隱私、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提升和改進使用者的迭代體驗亦是一個巨大的考驗。
以共享為名,濫竽充數之輩在周方遠重生前的那一段日子越來越多。共享經濟幾乎變成了共享主義。經濟的不景氣,更讓打著共享之名的市場投機行為,入侵越來越多的行業。
共享雨傘、共享籃球的餘波未過,帝都中關村的“享睡空間”再次成為共享經濟的新爆點,隨後魔都、花都等地陸續效仿,似乎一副燎原之火的架勢。然而僅僅數日,政府約談、停運停業,這一披著共享外衣、實為膠囊旅館變種的假模假式,被遏止在萌芽之中。
不過可以預想,一個共享睡眠艙倒下,並不影響千千萬萬個共享形式興起,畢竟這次風口持續了近一年,還未有停歇的跡象,而且共享經濟本身就潛藏著顛覆和變革整個行業的商業價值,更令無數創業者頂禮膜拜。伴隨著這股狂熱情緒,已經沒人在乎共享經濟到底如何經濟,更多的都是為了共享而共享。儀式感參與感已經大過了實際效用,導致了後者越來越不重要。甚至可以說,共享變成了信仰,教徒者眾。
只是隨著形形色色的共享產品爭相湧現、繼而隕落,不免令人懷疑共享模式,是否已經觸及到共享經濟的邊界?有一個詞叫做過猶不及,應該值得各大共享產品們停下腳步,仔細思考自己否已經越界,而盲目的跟從和鼓動,是不是讓共享經濟變成了讓市場著魔的投機主義。
共享經濟不斷發展,盲目跟風和混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