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85章 明珏姐和國漫

會鼎盛時期,講求氣勢的雕塑風格和以線條為造型骨幹的繪畫語言已基本確立,表現手法和藝術技巧也日臻純熟,藝術的發展影響了統治者的文化政策,這時較開放的文化氛圍容許了繪畫創作中的諷喻較為尖銳和直接;到五胡亂華至唐代統一的幾百年間,再至元代的華夷交位,加上封建統治者為了維護政權而不惜打壓文化藝術的表達自由,造成士人從政熱情的冷卻,繪畫創作轉而成為文人畫家抒發個人性情、抒寫胸臆的手段。

因此,隱居、淡泊塵世的題材屢見不鮮,畫家在創作中側重強調對事物神韻的體悟與表達,以及文化修養的體現,致使宋元明繪畫創作中的諷刺意味更加隱諱。

後至清末政權的腐敗及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浪潮,更促使“漫畫”破天荒地鋪天蓋地而來。

可能有人會覺得這是強詞奪理,但事實上不是如此嗎?扶桑漫畫的起源,難道不是從《本草綱目》中得到的靈感嗎?說一句起源,有什麼問題嗎?說句不好聽的,就是扶桑這個民族的文化,裡面也有大部分是繼承於古代華夏的,時至今日,扶桑街頭巷尾也到處都是漢字,這還不足以說明問題嗎?

我國漫畫的特色之處在於,其本身是孕育於悠久而厚重的歷史,以及繪畫藝術的發展過程中,至清末民初嶄露頭角的。隨著報刊的出現,漫畫直觀的諷刺及對社會政權的辛辣批判內容,成為一種特殊的“武器”而發展為一獨立的畫種。

鴉片戰爭後,當時的華夏進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政局動湯社會。

恰逢19世紀末,歐洲石印技術傳入我國,各政治派別為了宣傳各自的政治主張,紛紛運用石印,大量創辦報紙和畫報。這一時期,大批畫報和報紙大膽地反映社會生活中的各種矛盾,揭露清政府的腐敗和暴行,而他們的宣傳手段並不止於文字及標語,更利用漫畫來表達救亡愛國的思想,如滬上的《俄事警聞》、《神州畫報》;花城的《時事畫報》等報刊,就刊載了不少反列強侵略、反清政府封建統治的漫畫。

這一大批諷喻時事、反封建、反列強入侵的漫畫迅猛發展,促使到了辛亥革命前後,漫畫畫種便得以確立。

如果從清光緒二十四年謝纘泰的《時局圖》和清光緒二十六年義和團的反帝漫畫算起,我國漫畫從獨立到發展,可說貫穿整個20世紀。

而後多年,漫畫的發展基本上就是起起伏伏的,有時候會比較輝煌,有時候又比較沉寂,畢竟這一百年……真的是中華民族跌宕起伏的百年,從飽經磨難到砥礪前行,每一步都很艱難。國家尚且如此,人民尚且如此,漫畫,必然也是如此。

一直等到1978年,我黨召開了十一屆三中全會,文藝終有才有了廣闊發展的空間,當然歸根結底,還是要有穩定的社會環境,這才是根本。

華夏漫畫,從此開始,又進入了繁榮興盛的另一時期。這時期的漫畫作者,十分注意定位和自身任務,因此出現為數不少的歌頌漫畫,反映當代改革開放的程序和現代化建設,使漫畫在改革開放時代中,仍然保持著針砭時弊的輿論監督作用。此時,整個漫畫創作氣氛呈現出多樣化的發展趨勢。

1979年,《人民日報》漫畫增刊《諷刺與幽默》創刊號,各地的漫畫報刊也相繼問世,同時各地紛紛成立了漫畫學會和研究會。1982年,第二屆全國漫畫展覽在與第一屆展覽相隔十幾年後得以舉辦。1984年,漫畫作為一個獨立的畫種參加第六屆全國美術作品展覽,標誌著漫畫這一藝術形式在新時期的獨立和成熟。

此外,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大陸與寶島港島、國外的漫畫交流逐年增多,在漫畫理論研究方面,也建樹頗豐,發展態勢愈見成熟、詳盡。

90年代以來,漫畫進入多元化發展階段。除了固有的諷刺、歌頌功能外,還具有教育和知識認知作用,同時加強了漫畫的娛樂性和陶冶性情的功能;幽默漫畫、科學漫畫、世象漫畫、廣告漫畫等都得以發展,也受到讀者的歡迎。此外,漫畫的取材範圍更加廣泛,開始從多方面、多角度開掘題材,不再侷限於階級鬥爭,呈現出豐富多樣化的面貌。

但是讓人有些嘆息的是,二十世紀最後十年裡,國內漫畫以及整個動漫產業,在發展的同時,也遭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大量的人才外流,這是最讓人心痛的。可是沒辦法,當時這個國家,可以說是百廢待興,有太多太多的事情需要做,有太多太多重要的領域需要大力發展。漫畫、動漫,這麼一整個巨大的產業,對於當時的國家來說,絕對不可能成為發展的中心,這和國家、民族的復興方針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