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心理業力與後天教育見解,迷自本性。悟則同佛,迷則終沉物慾世綱。
所以說不但要先入五濁惡性度人,而且如有一眾生末得開悟成佛;自己始終不敢住在常樂我淨的寂靜安樂的果地。舊譯泥恆,又譯涅盤。就是寂然不動,滅盡煩惱,常樂我淨的果位。)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審除微細惑。
(上 句是讚歎佛的頌詞。唯有佛的慈悲懷抱、濟世胸襟,才真是大英雄、大丈夫十天能力、大慈悲。我們大眾雖然領悟自性清淨的體用原則,還有很多細微枝節的疑惑末除。希望佛加以開示,以除我們的疑惑。)
令我早登無上覺,於十方界坐道場。
(使我們除去微細的疑惑,可以早登無上正覺,頓悟自性清淨圓滿的體用。於無盡虛空十方世界內,建立正知正覺的道場,坐此教化,濟度未來。)
舜若多性可銷亡,爍迦羅心無動轉。
(舜若多,譯為虛空性。爍迦羅,譯為堅固心。這兩句是說:即使虛空可以銷滅,而我們這種立志發願的真心,決不會動搖退轉的。)
物理世間物質的形成
這時,富樓那彌多羅尼子(滿慈子)在大眾中,起來敬禮釋迎牟尼佛,向佛問說:〃吾佛最善於為眾生開示自性形而上第一義諦的至理。佛常說在說法人中,我是第一。但是我聽了上面的微妙講解後,猶如一個聾子,在百步之外,去聽一個蚊蟲的聲音。根本都看不見,哪裡能夠聽得到呢?佛雖然說得很明白,使我們除去疑惑,而我現在,還是不能詳細領悟這個道理,所以不能到達絕對沒有疑惑的地步。不要說阿難等人,只是從理解上有所領悟;即使在會的人,雖已得到煩惱已盡的無漏境界,現在聽佛所說的道理,還是有很多糾纏不清的疑點。如果世間一切根塵陰處界等,(生理、物理、心理等)都是自性本體清淨本然的功能;本體既是本然清淨,何以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萬有的世界物象?而且有時間空間性的次第遷流,終而復始呢?又如上面佛所說的地、水、火、風等四大種性,也都是自性本體的功能,圓融無礙。充滿整個虛空宇宙間,湛然常住。假若地(固體)的效能遍滿虛空間,何以容納水的存在?如果水的效能遍滿虛空間,火的效能就根本生不起來。怎樣可以說明水火兩種效能都遍滿在虛空,而且並不衝突呢?再者,地的效能是障礙的。空的效能是通達的。兩種效能絕對相反,怎樣都充滿在宇宙間呢?我實在不知道這原理的中心在哪裡?但願我佛施予大慈大悲,開示明白。以除去我心中的迷雲,同時也是大眾所渴仰祈求的。〃
佛說: 〃 今天我要為在座的大眾,明白開示,宇宙萬有根元的原因,及如何發生萬有效能的真理。(佛經原稱為勝義有,指自性本體能生萬有的功能,又稱為勝義性。)並且也使一般已定性向小乘聲聞果的人們,與一般未曾得到我法三空的人們,以及雖得小乘果而又迴心向上乘的阿羅漢們,能獲得只有一乘的寂滅場地,(不生不滅的心地)得達真正寂靜的正修行處。希望你們仔細地聽,現在將為你們講解。〃
佛要詳細解釋這個問題,又問滿慈子說: 〃 如你所問,自性本體,既然清淨本然,何以忽然生出山河大地等萬有的世界物象?你平常不是常聽我講:當你開始覺到自性的妙明時,方知自性無來是本覺不昧,具有靈明的功能嗎?〃 滿慈子答:〃 對的,我常聽佛宣講這個道理。〃佛說:〃你說,當你覺悟自性的靈明時,為是自性本來具足靈明,故名為覺性呢?還是本覺自性無來沒有靈明,因為我現在覺了,才始名為得到靈明的正覺呢?〃滿慈子答:〃如果這個稱為覺性的,本來沒有具足靈明的, 那也就沒有什麼所以然可以明白的了。〃佛說:〃倘使沒什麼所以然可以明白的,就根本沒有可明與可覺。如果是有所以然可以明白的,卻不是原來自性的本覺。並且沒有所以然可以明白的,卻又不能說有所可明的了。那個無明昏濁的,又不是澄澄湛湛的本覺靈明自性。須知自性本覺,元自靈明。因為明極而生妄動,才發生照明感覺的作用。但覺照並不就是本來覺性的性明。這個後天妄動的感覺照明,就形成有所為的動用。這個有所為的妄動動用成立以後,就生出各種妄性的本能。(此處所講,是說明形而上的體性發生形而下物理器世界的本能。必須要以最深靜靈明的智慧去理解體會,文字極難說明。如借用先天與後天兩個名詞,又使人意識上,顯然分出兩半截。姑且借用來說:就是先天的自性本能,是寂然不動,靈明清虛的。靈明清虛的功能,自然妄生變動,就產生後天的效能,發出各種作用,形成物質世界的本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