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元來自性的本體上,本覺靈明與研發出的妄動照明作用,本來是一體所生,沒有同異的。但有妄動功能發生以後,就產生不同的動用,故有不同的變化。再從各別互異的效能內,於不同中具有相同之點。同異又互相變化,因之復立無同無異。(在理則上說:。互相對待的,但是又可以歸納於絕對。絕對中又有互相對待的存在。矛盾可以統一,統一又有矛盾。)在這些妄動相反相成的同異對待變化當中,互相擾亂,所以相對地產生物理的變態現象。(這種變態的力量,又互相反對,互相相成。)物理的變態經過久遠的時間,就發生物質本能塵勞的運動,自然互相混沌,形成昏沌混濁的狀態。因此引起物理本能的變態作用,同時也引起心理知覺感覺上的塵勞煩惱,而形成了世界。(佛所講的自性本體,湛然明覺。因為湛然明覺的動性,發生相反相成的兩種功能。互相混擾,為物理世界形成的本能。但仍不離其自性功能,所以其根本是同一體性。因為相反相成的動能,互相排蕩久了。兩種力量爆發,又產生對恃的本能。向心力收緊到極點,就發生相反的離心力。離心力放射到極點,又產生向心力。但兩種能力的分化收縮作用,都以自性功能為其中心點。這個中心點是真空無形的其性功能,是絕對的靈明獨立。所以說無同異中又有同異,同異中又有無同無異約存在。此處經中常提塵勞二宇。塵勞就是宇宙間物質運動的現象,物理本能將要發生尚未發生的力量,要盡未盡的有形變化現象。形容至為絕妙,實在不能以其他字句替代。現在姑且作以上要說,試為說明,但仍依原經為確要。又佛所說的,與易經原理,完全一樣。東方聖人,西方聖人,此心同,此理同,實不相欺。易經以太極為本體之表示。太極寂然不動,感而遂通。太極自具陰陽兩種相生相剋的功能。陰陽亦就是動能的一種代表名詞。生與克,就是相反相成的作用。而太極又渾然為一體。陰陽既動以後,就生萬物萬匯。一事一物,又各具一太極。太極又分陰陽。如此重重疊疊,發展至於無窮無盡的萬類,而總體只是一個。其中真理機趣,都是相通。但略引其理則,以作佛說的道理的參考,自性本體既然引發妄動變化的功能,就產生物理本能的作用,而形成世界。)
佛說: 〃 所以靜態的就形成虛空現象。虛空的體性都是相同的。世界萬有形相,就各有不同了。這個自性本體卻沒有同異的差別。這個本體的功能,才是真正生起各種萬類永珍有為的法則。因為自性本體本來具足覺性與光明空虛的功能,相對地形成動搖現狀。所以就產生風輪性的大氣層的本能,執持這個世界。因為虛空形成動搖的現狀,由自性本體功能的光明,堅固凝結成立固體的物質,故有金屬效能的物質寶藏成為大地中心。所以大地中心與地殼,有金輪性的固體保持國土。覺性空能凝結,既變成了固體的大地物質寶藏,又在虛空光明中動搖不息,因之產生風性的空氣。風性空氣與固體的地質互相摩擦,所以有火性的光熱發生一切變化的本能。大地中心的物質寶藏,與光熱相成產生潤溼的本能。因此火性的光熱上蒸,故形成水輪包圍於十方世界中。火性光熱上騰,水性潤溼下降,互動發生作用,成立堅固性;的物質世間。溼的成為大海,千的變為洲陸土地。就是因為這個;道理,所以大海當中經常爆發火光,洲陸土地中間,又有江河流注。水勢撞擊的力大。火性的熱力弱,地殼就漸漸凝成結為高山。所當山石盡力打擊時,就發出火焰。岩石融化了就成為水。土地的凝為大,水性的溼力弱,就生長草木。所以樹林草木,燒掉就變成土質。盡力絞扭就成為水漿。這些物質種性的本能妄動,互動發生作用。能且遞相變易,互為種因。以此因緣,物質世界便相續不斷地存在。
眾生世界生命的成因
佛說:〃 其次,身心照明妄動的不是別的東西,實際上就是自性本覺靈明發生的變態。變態妄動就形成有所為的作用。但是仍沒有越過靈明自性的本體實際。因為這個因緣,所以一切含靈的眾生們,聽到的不外是聲音。見到的不外是色相。而有色、聲、香、味、觸、法的物理現象,與眼、耳、鼻、舌、身、意相對相成,就形成六種妄動的本能。由本能分開為見、聞、覺(感覺,知的作用。業力相同的就互相纏縛。相對的結合,與相反的分離,就形成種種的變化。見性靈明遇見色相就發起作用。這個靈明的見性,看見色相就構成想念。所見不同,就互相憎恨。想念相同,就互為情愛。愛情交合,產生流質,就能做種。同時吸收想念,就成為胞胎。彼此互相交媾,吸引相同的業力,所以才有因緣的作用,生出胞胎的人類與動物。(胎生的人類與一部分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