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公主這位長輩在。眾人齊齊下拜口道萬福,一片燕語鶯聲。帝后向肅悅大長公主端端地行了禮道“姑母萬安”後,才免了眾人的禮。
皇后的眸光在紀穆華面上一掃,顯是已知道來龍去脈,不悅道:“好端端的,在輝晟殿門口怎麼會鬧出穢亂六宮的事?”
“寧美人她……”紀穆華剛開口,就被宏晅淡淡截斷了話:“晏然,你說。”
“諾。”我欠了欠身,不卑不亢地輕緩道,“臣妾本是去成舒殿給陛下送冬釀酒,可陛下去向帝太后問安了,臣妾看著時候已不早,便沒有回瑜華宮,直接來了輝晟殿,故而早了一些。”我停了一停,繼續說,“在殿外等了一會兒,碰上朵頎公主和將軍,朵頎公主說冷,臣妾就讓婉然將酒溫了給公主驅寒。霍將軍順手接了一把,正巧紀穆華經過……”我說著輕抬眼瞧了瞧宏晅,隱隱透露出委屈,“紀穆華就說臣妾與將軍私相授受,穢亂六宮……”
宏晅顏色一沉,紀穆華急辯道:“胡說!如是給朵頎公主的酒,豈有讓將軍接過去的道理!將軍又不是朵頎公主的侍從!”
朵頎自從此事鬧起來就沒開口說過一句話,此時才抬了抬抱著手爐的雙手,無所謂地吐出兩個字:“我冷。”
宏晅神色平淡如水,沉吟了片刻,問霍寧:“將軍怎麼說?”
“陛下。”霍寧長揖,一字字鏗鏘有力,“依臣所見,此事不存在穢亂後宮之罪。寧美人不過是為了讓朵頎公主驅寒才熱了那酒,更是無錯可言。如硬要找個錯處,便是臣不該替朵頎公主去接那酒。可彼時公主不願放下手爐,又沒帶宮人侍候,臣若不接,豈非駁了寧美人的面子?”
他聲音朗朗,無半分畏縮之意。宏晅微點了點頭,無甚表情道:“一點捕風捉影的事罷了,不可耽擱了大儺。都進殿罷。”
眾人齊應了句“諾”,宏晅率先提步上前,經過紀穆華時瞟了她一眼,口氣淡淡:“大儺本是驅邪消災之禮,好尋釁滋事的,徑自回宮去。”
紀穆華窘迫得漲紅了臉,說不出話,更不敢多說話,俯身向宏晅一拜,帶著宮人退去。
拾階而上,我望著帝后並肩的背影,忽覺出兩道目光正投向我的背後。驀地回頭,霍寧未及反應不由一怔,我微微一笑,向他動了動口型:“多謝。”
往日宮宴,帝后總在最後才到,唯今日大儺是為祈福而設,又知大長公主會前來,二人才早早到了。這樣一來,朵頎公主和霍寧的存在難免有些突兀。一時間,九階之上鶯鶯燕燕地聊著,九階之下的大殿裡,朵頎公主卻是悶著頭自己做自己的事情。
直至百官陸續到場,這種尷尬才得以緩解。
大儺始,百餘“倀子”湧入大殿,吵吵嚷嚷地如同鬼疫惹事。片刻後,殿外鼓聲大作,自遠而近猶如雷鳴沉悶。鼓聲逐漸細密,彷彿急躁地驅趕著什麼,終於看見“十二獸”魚貫而入,奮力地敲著鼓呼喝著去驅逐“倀子”。“倀子”亂作一團,在殿中橫衝直撞看上去極是慌張,最後盡數退出殿外。
那些“倀子”都是孩童所扮,帶著可怖的面具。殿外早已支起一個大火盆,待退出殿外後,“倀子”們皆將面具摘下投入火中,口中唸叨著“驅邪避災”“惡靈皆不可擾”等吉利話。
那盆中火苗霎時竄起,在殿中都能看得清晰。帝后攜手起身,行向殿外,眾女眷、外臣皆隨其後。鼓聲仍未停,沉悶而有序地響得整齊,那節奏聽上去威嚴又有些莫名的空靈,似乎接通天地,將一切邪物皆盡嚇住。
“十二獸”捧著大鬼奉於宏晅面前,那大鬼是用紙紮的,足有一人高,下以木架支撐,為百災之首。帝后一同拿起那大鬼,走向火盆,又一同將大鬼擲入盆中,火苗在此竄起,人群中掀起一陣低低地歡呼。百官中不少人高聲的應和起來:“大儺禮成!祈來年國運昌盛!”
“大鬼已焚!來年必定國泰民安風調雨順!”
宏晅一聲朗笑,回頭掃視眾人一番,神情愉悅語氣卻不失嚴肅:“驅邪消災靠這大儺,國泰民安國運昌盛卻要倚仗在場諸位。”
文武百官,不論其中有多少世家糾葛——有些甚至危及帝位,大燕的江山,還是離不開他們。
那日君臣宴飲到很晚,多半嬪妃都早早告退了。我也喝了不少,回到靜月軒就昏昏沉沉地入了眠。醉夢中,覺得有什麼溫熱的東西在我耳際摩挲著遊走著,身子動了動想要避開,那一股溫熱卻又順著脖頸一直遊走下去,直觸到胸口最敏感的一處,不覺渾身一緊,驀然清醒伸手按住。
睜開雙眼,對上他帶著迷離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