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訊領域搶食吃,最後鹿死誰手還真是猶未可知。最關鍵的是,戰火是燒在郵電部的地盤上,鐵道部進可攻退可守,郵電部又不能搶了鐵道運輸的生意!
胡文海看著內心掙扎激烈掙扎的付志恆,敲了敲桌子,投下了決定天平平衡的最後一顆砝碼。
“我在美國和日本有些關係,這個付總工應該是知道的。想必付總工應該也清楚我在日本做了什麼,不知道鐵道部有沒有興趣學一學中船總公司?說實話,除了一萬億日元抵押的十億美元,我手裡隨時還能拿出更多外資來,可我在國內的資本和影響力都還不太強壯。我的意思是,我來出外資,鐵道部提供國內資本,我們或許能夠成立一家投資銀行……”
付志恆堂堂鐵道部總工,當然不是沒見過世面的土鱉。可也正是因此,他更對“投資銀行”這四個字瞭解深刻。
“胡總的意思是說,像高盛和摩根士丹利那種?”
想到這兩家銀行在美國的赫赫威名,付志恆就忍不住吞了口唾沫。
“我想在國內暫時還沒有搞金融的土壤,所以和高盛、摩根相比,這個投資銀行還差點意思。”
胡文海攤手,無辜的笑了一下:“我說的投資銀行相對簡單,就是定向吸收機構投資,然後向一些需要融資的大型專案提供資金。如果可以的話,我想第一個投資方向,就可以考慮鐵道部的通訊系統改造工程。”
說實話胡文海對未來鐵通被吞併多少是有點耿耿於懷,若非是鐵通下場太晚,始終沒有能發展起來,更是被郵電系的通訊公司聯手打壓,鐵通那就是一條絕好的鯰魚
。
有了這條鯰魚的威脅,郵電系統拆分出來的移動、電信、聯通,斷然不至於能夠穩坐釣魚臺。想想未來電信系統的霸王嘴臉,電信聯通移動表面掐架暗地裡卻分明是一對好基友,聯合壟斷的真面目根本瞞不住人。
講真,胡文海重生的如果是九十年代,那他也只會認了電信系統的霸權,想著怎麼能攀上高枝給自己撈點好處。
可既然他在八十年代就已經有了足夠的影響力,還真是給了他不少和郵電系統掰掰手腕的信心。關鍵是鐵道部主動找上門來,這主動權也就在他的手上了,不試一試實在是有些不甘心。
胡文海很想試試,或者說真的很想嘗試一下,看看自己能不能把虛偽的電信系統面具撕下來,把高高在上的電信聯通移動扯下馬來,用拳頭教教他們,什麼叫做市場競爭。
最起碼,讓他們別想再躺著就把錢給賺了。
聽到胡文海的方案,付志恆連呼吸都粗重了幾分。鐵道部確實是不差錢,可到底還是缺外匯的,它本身並沒有什麼外匯的收入渠道,反而是需要花外匯的地方多如牛毛。
可想而知,鐵道部在使用外匯的問題上,壓力是有多麼大了。
胡文海這個提議,實在是打到了鐵道部的七寸。
付志恆沉默了下去。
胡文海也不去催促他,有些出神的望向窗外。八十年代可口可樂剛剛進入中國,他這還是第一次在國內喝到,一時間還真是有些感慨和懷念。可是沿途的鄉村景象,卻打消了他這一點點的好心情。
和二、三十年後的渤海省相比,八十年代鐵路兩側的風景實在是不怎麼讓人賞心悅目。哪怕是東北農村,破敗似乎也是一種普遍現象。和南方蓬勃發展的鄉鎮企業、集體經濟相比,東北的鄉村彷彿還在沉睡,並沒有受到多少改革春風的吹拂。
十一月的深秋,農田都已經收割完畢。沿途的土地和山上一片光禿禿的,整片收割過後削尖的玉米根莖,輕易讓人聯想到插滿尖刀的陷阱。實際也差不多,這個年代的農民收入相當匱乏,工業剪刀差和三提五統未必就比這些“陷阱”好上多少。
沒過多久,胡文海就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在工業能力沒有增長到反哺農業的程度之前,農村的日子都不會太過好過。
嗯,不過說起來……
胡文海的腦海裡突然閃過一道想法,很久“以前”他曾經聽過一個酒桌上的段子。
當然,這是他重生之前了。那應該是和一個家用車系統的工程師吃飯,當時他在解決車載電子系統的設計,和汽車工程師的交流是少不了的。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當時他似乎聽到過一個說法。
當年中國汽車行業為了解決國產化率的問題,曾經引進了不少國外技術。可有的技術引進之後,卻尷尬的發現這些技術國內早就已經實現,甚至技術指標比這些引進的外國技術還好。
事後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