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部分

堅忍,卻又讓人如此心痛呢?

將已到唇邊的嘆息嚥下,顏承舊左手一彈,指風過處,熄滅了油燈。解開衣帶盤扣,退下長衣,掀開錦被一角,如入水魚鷹一般迅速地鑽了進去。

梅若影本就渾身冰冷,難以入眠,感到顏承舊突然鑽了進來,於是睜開眼睛熠熠地逼視對方,倒是沒再像以前那樣一腳將人踹下床去。

“我留了中衣。”顏承舊沒有退縮地笑答,伸臂將那具冷得驚人的身體攬了過來,“朋友有病,自當略盡綿薄之力。”

“那為什麼熄燈?好見不得人麼?”

“哪裡哪裡!只是感念莊主將一泓閣交予本公子打理,就算一豆燈油,也是在消耗日後交給莊裡的進項,本公子只是為莊子打算而已。”

若影一翻白眼,反正這人發癲也不是第一次了,還是閉眼閉嘴由他去吧。

###########【附註:關於古琴與曲高和寡,轉文的大人請一併轉走】###########

其實在秦漢魏晉,古琴並非陽春白雪的樂器,反而可說是主流絃樂器。式微後仍被人稱之為高雅之器。所以有琴瑟合鳴、焚琴煮鶴、對牛彈琴、琴心劍膽、琴心相挑、蔡邕救琴等許多與琴有關的典故或成語。

魏晉以後,便是南北朝隋唐,西域樂器漸漸融入中國文化。國力增強後,人們便越發崇尚繁複華麗的曲調,人們對樂器的要求便也發生了變化。比如箏,漢代僅十二絃,隋唐增至十三絃(箏於此時傳至日本,看漫畫時大家可以看到有“十三絃琴”一說,說的就是箏),明代增至十四十五絃(其實弦越多反而越容易彈)。古琴更因學習不易,兼之難找音準,所以越發式微。

我有一位師兄,大學時曾是北京某校古琴協會的會員。一日我去造訪他,見他牆上掛著一具十分雅緻的琴,興起,便要他彈奏。他開始推說沒有沐浴焚香,不願碰琴。後來被某的花痴狀逼迫無奈,撫琴一曲。(自然,這種逼迫有一有二必有三,哈哈)

當時他剛剛工作,北京租房很貴,他卻找到一間斗室為居,因為那是XX處的後院(不能說住處,說了他的朋友就知道我是誰了),所以擺設、門窗都是仿古制成。我席地坐在十平米見方的斗室之中,外面是冬日暖洋洋的斜陽,閤眼聆聽。短短半曲,就好像過了一個上午那麼久,因為每一撥絃都餘音嫋嫋若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