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7部分

法、明算、明書諸科的內容。

當父五經正義分與辭賦不再是唯一的取才標準時,這種科考內容的變蘋雖然不能完全限制住士族門閥,卻能極大的消解他們幾百年積累下的優勢,將他們拉回與天下士子同一起跑線上。

到那個時候,大眾教育與精英教育的界限就會被最大可能的打破,沒有了秘密武器計程車族門閥子弟也將被基數龐大的寒門子弟大到給淹沒。

除了變蘋科考內容,取消進士、明經諸科而改為綜合各科取士之外。唐松的章程中還有兩項與之相配套的內容。

一是對門廕襲官的限制,古代之高官可依據自已的地位使子孫直接入仕,自身地位越高,其子孫入仕時的授官以愈高。而今士族門閥子弟在朝中掌實權者雖然不多,但品秩高者卻不少,這一條若能堵住亦是好事。

對此,唐松思量多時,深知若想完舍取消門蔭制度斷無可能,這幾乎是與整個官僚階層對抗。所以按他的想法是將門蔭的品秩提高,譬如以前正五品以上官員就有此特權,而今能否將特權行使的標準提升至三品。

舍此之外,三品以上官員子弟據門蔭授官時亦需考試,唯考試透過者方得出仕。一併將其初入仕的品秩降低,原授從八品者可降至唐代流內品秩官的最低一等—一從九品。

至於對依靠門蔭出仕者的考功與遷升調轉,亦有相應匹配之章程,總之是盡最大可能限制其家世的作用,百度更新最快避免其太快升遷,為依靠科考入仕的寒門子弟提供一個儘可能公平的成長環境。

二則是對國子學的改造。依唐制,國子學有自己的一套評定標準,凡評定合格者即可不由科考而授官。唐松的章程便是想改變這種情況,將國子學士子的授官亦納入禮部科考體系中。

在此之後,唐松亦在章程中建議,大力縮減國子學中進士與明經科學子的人數,提高歷來不受重視的明法、明算等科的人數與地位。按他的設想,似進士明經這等……”道”科與明法明算等實用性強的……”術”科之間,其比例最好是三七分。

即國子學每十個士子中,三個習進士明經七個習明法明算等……”術”科。

從變蘋科考內容到門蔭制度,再到對國子學的改變。唐松這一本章奏中的章程雖然是從限制士族門閥的初衷出發,但其意義實已遠遠超越了限制士族門閥本身。

其在這本章程中引入的許多理念都是直接來源於後世的高考乃至大學制度,若果真能實行,在打壓士族門閥,給天下寒門子弟提供更多、更公平機會的同時,亦將從根本上改變唐朝計程車林,改變天下人對瀆書的看法,進而為未來的唐朝,為即將到來的璀璨盛唐提供更多也更為實用的人才。

將天下人才絕大多數都牢籠於父五經正義蕩與諸賦之中,這本身就是對人才最大的戕害,而人才又是一個朝代一個國家得以興盛的根本。

這就是唐松從上次幫辦考務時便開始萌生的野望,數月之後最終形成了這本章奏。;

這幾個月以來,唐松幾乎將所有的心神與心思都沉進了這本章奏之中,即便是處身於掖庭冷宮的小黑屋時也不例外。

可以說,這本包舍著上百條徊密章程的章奏凝聚著唐松無數的心血,既是其嘔心瀝血的結果,亦包含著他做大事的野望。

畢競從骨子裡來說,沒有一個男人不想做大事,唐松也不例外。

這數月間的無數個夜晚,每每想到這些章程,想到這些章程若能實行將給天下帶來什麼改變時,唐松都不免激動不已,常中夜生起,難以入寐。

但是現在看來……

“即便朕命人將爾之章奏謄抄政事堂諸相公時已將諸多章程隱去不提,然群議之結果仍不盡人意,這章程中樁樁件件對朝堂,對天下震動太大,亦不曾有先例可循,諸相不能不慎之朕不能不慎之……”

雖然早已有了心理準備,但聽到武則天這話,唐松心中仍是猛然一空,無盡的失望如錢塘江潮般逆湧而上。

沉默良久後,唐松終於開口道:“這本章奏可能上大朝會嗎?”

周承唐制,若無特殊大事的話,每月初一十五時會有兩次大朝會,屆時凡在京六品以上官員俱都要上朝,凡重大政令舉措必都會放在大朝會上廷議,廷議過後隨即頒行天下。

一百一十五章 大非議,大笑話

朝局動盪,形勢微妙。殫精竭慮制定出的那此章程無法推行,至此唐松留在宮中,留在崇文館已無甚實際意義,遂請求出宮希望能另闢蹊徑走出一條路來。

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