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政事堂大門,唐松抬頭看了看天,繼而又望了望不遠處的內宮。
尼瑪,這個世界,這處地方的秘密可真他孃的多!
。)。
本次更新由【 夢水閣下 893073266 】提供
第二百零八章 變與不變
小說平臺火爆納新。
您的更新之路從起飛。
。。/p/1929242059
今年冬天的洛陽從宮變那次之後就再沒下過一場雨,一場雪。就在那個風乾陰冷的早晨,唐松跟在狄仁傑等人身後來到了洛陽城正門外的十里長亭處。
走在他前面的除了狄仁傑、李昭德兩位相公之外,一併還有三兩個堪稱朝中李黨中堅的老臣,這一行人數量雖然不多,但個個份量都不輕。好在他們都沒穿官衣朝服,否則任何一人都足以驚動京兆衙門派出公差護衛警戒、並遠遠的就敲響驚聞鑼提醒百姓們迴避。
除非是知道內情者,否則只怕沒人會相信這幾位如今忙的兩腳冒煙的重臣此番出城居然是來迎接一位少女的。
那位閨名雲露,被唐松稱為“水晶”的少女就在今天返歸洛陽。
論理而言,即便是一位公主也不足以讓狄仁傑與李昭德這兩位相公朕袂出迎,這本該是宗人寺的職司,但他們執意如此,宗人寺也就只能撤了給公主準備好的儀仗與旗鼓樂工等等,任狄公等人隨意行事了。
到了十里長亭,一番遠眺沒看見前方有車馬隊伍,狄仁傑吩咐長隨前出探看之後,便在等待的間歇踱步到了官道邊的麥地旁蹲身下來。
天干的有些日子了,乾涸的麥地裡已經開始出現不少龜裂的縫隙,狄仁傑探手到麥田中摸了摸,許多泥土都已開始團成塊狀,手指入土頗深之後也不見一點墒情。
再扒拉扒拉,最終從地裡揀起一粒麥種,居然一點發芽的痕跡都沒有。
至此,狄仁傑的雙眉開始深深的蹙了起來。
見狀,跟在他身邊的李昭德安慰道:“文英兄勿憂,此時田中雖旱,但只需明年開春後有幾場好雨,便什麼都耽擱不了依舊是一個好豐收年景……”
“若是明年春季的雨水也不成呢?”
李昭德聞言一愣,片刻後壓低聲音細語問道:“莫非是欽天監……”
狄仁傑搖搖頭,“僕只是擔心罷了。天命不可問,咱們多盡人事吧。稍後回去,僕便行文天下府縣,著他們利用冬閒時節疏浚灌溉溝渠,深淘農井。你那裡也從大理寺並皇城各部抽調些人手出來派下去巡查落實此事,北方諸道多花些心思尤其是西京長安附近的關中半原更是不能有半點馬虎……”
狄仁傑方一說完,旁邊一老臣拈鬚道:“文英安排的是。聖人甫登基未久,這是天下復歸李唐後的第一載,大旱不得啊!寧可現在瑣碎些也要把未雨綢繆的事情做在前面……”
大家都是做老了官的,許多個道理不用說也都明白,李昭德聞言鄭重的點了點頭。
唐松聽到這裡心頭一動,上前說起了曲轅犁及推廣精耕細作之法的事情。
早在通科設立之初,唐松就在其中建立了農科,這農科雖然是以六朝時的農學集大成之作《齊民要術》為教材,但唐松卻非裹足不前之人。
到目前為止,通科中的農科主要做了兩件事情。一是對犁具的改進,在原本使用了千多年的直轅犁的基礎上發明出了更為節省畜力,也更高效的曲轅犁;其二則是命人開始系統總結江南諸道的農業精耕細作之法,並有意將這種更先進的耕作方法在北地推廣。
曲轅犁出現於唐代,實是中國農業發展夾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農具革新之一;而最初萌芽於六朝末年的精耕細作之法則標誌著農業生產方式的重大變革。在仍舊是一個典型農業社會的唐朝,若能將這兩樣代表著最先進生產力發展方向的新工具及新生產方式全面推廣,必能為異日的盛唐打下一個最堅實的基礎,從而將盛唐之盛推高到歷史所未能達到的高度。…;
曲轅犁早已試製及試驗成功,通科未搬遷之前甚至還在洛陽城郊免費發放了千餘具;而經過這麼長時間的有心作為,精耕細作之法亦已得到系統性總結,可以進入正式推廣。而這也正是此時唐松能夠上前向狄仁傑言及此事的底氣所在。
將這兩項通科學堂花費了巨大人力、物力與財力弄出的新東西紹介完畢時,唐松已是眉飛色舞,比起那些個詩詞來,這可是實實在在能給時代與百姓帶來巨大利益的生產力變革。
但出手他意料之外的是,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