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地幔,其厚度約為1500公里,也就是900多英里;8年後的1909年,南斯拉夫人莫霍洛維奇(Mohorovicic)則把地殼—地幔嚴格界分開來,他認為全球各地地殼深度在十幾公里到幾十公里不等。《在地核中》成書時間約為1913年,作者伯勒斯完全有機會把地質學上這兩個意義重大的發現囊括到自己的文學虛構當中去,而同一年古登堡(Gutenberg Beno)找到地核—地幔分介面的訊息,則或許是促使他寫作這本書的最大誘因。
經過近一個世紀的工作,地質學家們陸陸續續地知道了地核包括兩個部分,外面是一層滾燙流動的金屬液體,裡面是個固體“芯”,還知道核心比整個球體的其他部分轉得要快那麼一點點。但對於地內世界認識越深,憂患越多,唯恐它什麼時候來點咱們控制不了的小衝動。有關的科幻作品開始不似從前的溫和,末日氣息無處不在,倪匡在《地心洪爐》中就設定了兩個危機:地球自轉速度從減慢發展至消失;熱脹冷縮造成球體爆裂。無論哪一個危機都擺明要地球人死得很難看。地心旅行因為對其本質的瞭解變得不敢來去自如,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就相當悽美:“落日六號”飛船沉入岩漿世界回不了地面,船上唯一存活下來的年輕女宇航員從此無緣見一眼花落花開,是讓人絕望的。
2006 年年底的海嘯讓我們意識到某方面的地質學研究做得有多麼失敗,而近來還流傳著另一個壞得不能再壞的訊息,也是亟待地球科學去解決的隱患:地磁場急劇減弱,強度從幾千年前的2�5高斯降為如今的0�5高斯,這可能是新一輪南北極反轉的前兆。
其實說到地球磁場,成因迄今也沒有確切解釋,不少科學家相信它和核心的差速旋轉以及外核液體金屬層的流動有關,那情形很像電流流過鐵圈產生磁通量,只是磁通量分佈和其他影響因素要複雜得多。在過去的漫長歲月裡地磁場平均每50萬年調一個頭,資訊被儲存在礦石中,某些時間上的巧合讓人懷疑磁場異常和猛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