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軍途中邊行軍邊做好部隊的政治工作。他號召機關幹部要跟隨連隊,做好工作,解決問題,儘量把工作做得深入一些,細緻一些。
會議結束後,各縱隊領導立即趕回部隊進行緊急思想動員。譚政更是顧不上休息,連夜起草《平津作戰的政治動員指示》,強調急速入關進行平津作戰的必要性、迫切性,指示下發各縱隊後,不僅鼓舞了全軍指戰員計程車氣,也為解決東北籍某些指戰員不願入關作戰的思想障礙,開啟了一個“通道”。
11月20日,譚政又接到了中央軍委來電:部隊行動須十分廕庇。蔣、傅對我軍積極性總是估計不足的,他們尚未科到你們主力會馬上入關。固此除部隊行動應十分廕庇外,請東北局林、羅、譚令新華社東北各廣播臺在今後兩星期內,多發瀋陽、新民、營口、錦州各地我主力部隊慶功祝捷練兵開會的訊息,以迷惑敵人。譚政立即與政治部其他領導和工作人員一起認真策劃,嚴格教育部隊行軍要堅守秘密,又責令新聞單位制造假象,以迷惑敵人。11月下旬,東北的寒潮已經降臨。然而,山海關地區卻變得熱火朝天,春意盎然。白天,這裡西風呼嘯,關河冷落;夜晚,人如流水,車如鐵龍,一片繁忙,成千上萬的部隊從關外湧入,浩浩蕩蕩,前不見頭,後不見尾。這支漫長的隊伍,當它的先頭部隊已在平古線上殺聲震天,旗開得勝之時,它的隊尾還在瀋陽。東北野戰軍兵分三路踏上了一千六百多華里的入關征程。一場震驚中外的大戰已經拉開帷幕。11月底,東北野戰軍總司令部。林彪笑著對參謀長劉亞樓說:“我不入關還是無敵之將,一入關便成了漢賊曹操。”“為什麼?”劉亞樓不解地問。“魏蜀吳赤壁之戰,曹操大軍南下,帶的是多少兵?”林彪反問劉亞樓。“號稱百萬,其實只有八十三萬人馬。”劉亞樓回答道。“我們入關,帶了多少部隊?”林彪一語道破。劉亞樓心下釋然:東北野戰軍號稱百萬,實際兵力也是八十三萬。八十三萬大軍浩浩蕩蕩進關,其思想政治工作的艱鉅、複雜性可想而知!作為政治部主任的譚政夜以繼日地投入到了繁忙的工作之中。從出發前的戰前動員,到行軍途中的電傳檔案,從提高士氣,到執行紀律,他傾注了大量精力,從而使部隊中存在的各種問題大都得到了妥善的解決。出發前,各部隊都把慶功會變成了動員會,戰士們喊著打到關裡去,攻佔北平,解放華北,到早先皇帝坐的金鑾殿上去召開更大的慶功會,各連隊紛紛訂立行軍計劃,開展“反對怕勝利,反對怕進關,反對講怪話”活動。行軍途中,指戰員們堅決執行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做到了“三光”、“三不要”,即炕上掃光,地下掃光,碗盆洗光,不要老鄉伺候,不要老鄉擔水,不要用老鄉的碗筷,贏得了沿途老百姓的愛戴。入關途中,在譚政指示下,各部隊還針對不同思想狀況,開展了靈活多樣的宣傳、教育、鼓動、表揚活動。針對個別戰士在進關途中產生的後退思想,同志們馬上善意提出批評、幫助,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某部偵察連戰士侯緒田還專門創作一首快板《站穩立場》,透過文藝形式進行幫助與教育:東北敵人消滅完,解放華北和中南。
有的同志怕進關,腳底擦油向後轉。
開小差,不好看,仔細聽我說一遍。
白天不敢走大路,餓了沒人來管飯。走在路上怕盤問,晚上露營在道邊。就是算你回了家,親戚朋友冷眼看。固小失大恨常在,光榮歷史化成煙。勸君立場莫動搖,勇敢闖關去作戰。
某縱隊“九一”部五連戰士常展祿寫詩表場兩名炊事員:快點報,快點言,優點就向大家傳。趙澤臣,周子連,都是一排炊事員。從東北,進了關,整整走了二十天。半路上,加油幹,專門能做小米飯。又清潔,又香甜,吃了一碗又一碗。不撒米,不費柴,打到華北有貢獻。
多種多樣的宣傳教育活動,取得了突出成效。許多東北籍的戰士表示:關裡的老大哥幫助俺們解放了東北,俺們就應當進關幫助他們解放華北;華北籍的戰士更是意氣風發,慶幸自己能親身參加解放家鄉的偉大事業。大軍來到大淩河邊。戰士們面對著這寬有二里,水齊胸,即將封凍的大淩河是那樣滿不在乎:幹部們首先跳下河去,共產黨員們背起身體較弱的同志,戰士們粑槍支彈藥掛在脖子上,在波浪一個高過一個的急流中,大家手拉著手,高唱著前進的歌,橫渡大淩河。一位白髮蒼蒼的老大爺對著戰士們讚歎地說:“從古至今,沒見過哪個隊伍能這樣涉過大淩河。”由於出色的政治工作,在一千六百華里的進軍途中,戰士們與沿途人民相親相愛的魚水之情,給中國歷史留下了一首莊嚴美麗的史詩。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