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敝國政府囑本大使轉達於閣下,並候閣下答覆,順頌日祉。加拉罕。二十三日。”
中東路事件,張作霖免了張煥相的職務,以丁超繼任中東路護路司令。俄駐華大使加拉罕認為張作霖沒有把張煥相的本兼各職免去,所以表示不滿。
奉軍入關後,段祺瑞於15年1月21日電張作霖,電雲:
“東省軍隊復入榆關,哀我孑遺,曷勝心惻。夙共憂患,奚忍不言。上年蘇皖之役,孫督辦(指孫傳芳)本以東北軍出關為號召,乃楊、姜方領兵於前,張、李複合師於後,馴至變從中作,釁結近畿。彼時吾弟通電陳詞,只求整理內部,故漢口(指吳佩孚)有結束軍事之表示,張垣(指馮玉祥)有引避下野之懇求,即蘇浙全軍亦且到徐中止。方幸天心悔禍,浩劫可回。不圖疆場之間,烽煙又動。須知加遺一矢,本無不解之仇;論定千秋,難免無名之議。況東三省地關重要,實系全球,設有動搖,牽及世界。吾弟多年綏輯,久費經營,丘墓儲存,苗裔所託,豈忍甘心孤注,悉供內爭,振臂屢呼,不虞外患。切望蠲除積忿,各釋前嫌,宏鬩牆禦侮之模,懍佳兵不祥之戒。所有西上師旅,即日撤退出關,各不相侵,共謀康濟。英雄作事,當光明磊落,不可徒爭一旦,貽禍百年,能發能收,希速電覆。段祺瑞。馬。”
奉軍入關,海軍也頻頻在大沽口外出現,於是國民軍也在大沽口港外布炮備防。
正當奉軍大舉入關之際,張作霖代表郭瀛洲、馬炳南於元月6日抵京,國民軍重要將領李鳴鐘親赴車站歡迎,第二天且設宴為郭、馬洗塵,由國民軍一、二、三軍要人作陪,交換國奉兩軍協和意見。郭瀛洲於飯後用執政府密電碼報告張作霖,請先停戰,然後協商議和條件。當晚郭且赴張家口晤張之江,第三天返京,即偕國民軍代表張樹聲出京,準備返奉天見張作霖。奉張答應暫緩進兵以待國民軍的和談代表,可是鹿鍾麟自前線電李鳴鐘,認為國奉二軍和議,須奉方先退兵,且反對立即談和。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