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0部分

蘇聯駐北京公使要外交部轉告奉軍張宗昌,請其將所部的白俄兵解散,外交部拒絕了蘇聯這項要求,理由是這批白俄軍人已經歸化了中國,應該是中國人了。

由於張作霖的通電,北京執政府遂於12月10日頒令各省巡閱使均著即行裁撤,東三省一切軍隊仍由張作霖指揮節制,特任張作霖督辦吉林軍務善後事宜,吳俊升督辦墨龍江軍務善後事宜。

同日,馮玉祥通電取消國民軍名義,並即解除總司令職務。

12月12日執政府向北京的外交團宣告,前黃郛攝政內閣所下命令,一概有效。先三天,就是12月9日執政府下令免除張景惠的督辦全國國道籌備事宜,以黃郛繼任。

從這一連串的人事命令中,可以看出執政府儘量在張作霖和馮玉祥兩大勢力中求得協和,促成雙方各退一步,各進一步。

12月13日執政府的閣議作成了三項決議:(一)撤銷曹錕憲法。(二)宣告《臨時約法》失效。(三)消滅國會機關。留在北京的非常議員聽說政府將下令取消憲法並及約法和國會,大失所望,紛紛集會共商應付辦法。這些議員們在反對曹錕賄選時飽受迫害,待到曹錕垮臺,滿以為可以出頭了,結果依然受到解散的命運,那個時代的民主政治是多麼的多災多難。

二二二、孫中山北上逝世

民國13年當北方在直奉大戰前,南方則正由孫中山領導國民黨佈置北伐,不幸中間發生了廣州商團事變,13年10月15日商團事變平定,這時直奉戰爭已在激烈進行,迨直系失敗後,北京城換了主人,所謂的孫、段、張三角同盟自然發生了作用。

北方新興的勢力馮玉祥集團在政變後曾聯名電請孫中山北上,電雲:

“中山先生大鑒:辛亥革命未竟全功,致令先生政策無由施展,今幸偕同友軍,勘定首都,此後一切建設大計,仍希先生指示。萬望速駕北來,俾親教誨是禱。馮玉祥、胡景翼、孫嶽、續桐溪、劉守中、蒯定煜、凌毅、李石曾、李含芳、嶽維峻、張之江、李鳴鐘、鹿鍾麟、鄧寶珊……叩。”

10月27日,孫中山在韶關電覆馮玉祥等,答應北上,另一相同之電致段祺瑞,電雲:

“義旗聿舉,大憝肅清。諸兄功在國家,同深慶幸。建設大計,亟應決定,擬即日北上,與諸兄晤商……”

10月30日孫中山返抵廣州,在大元帥府召集會議,討論應付北方時局的具體辦法,並決定親自北上。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特發出秘密通告第八十六號,對同志指示:

“為通告事:此次馮玉祥、胡景翼、孫嶽諸將聯合共倒曹、吳,於掃除革命障礙,關係非細。胡、孫為黨員,馮部亦多黨員在內。總理此次北上,乃應北方同志之要求,期於北方黨務之進行,有所發展,並非輕與各派講求妥協。蓋關於建國北伐之舉,政府既有命令及宣言,並建國大綱廿條之頒佈,本黨復有北伐目的之宣佈,方針已定,決不遊移,惟當悉力以求貫徹。但目前本黨勢力,尚未充足,掌握政權,貫徹黨綱,尚須有待。凡我同志,當及時努力於宣傳組織,以期團體日固,勢力日充,萬不可以時局小變,致搖素志,尤當隨時留心總理之言論行動,得所師承,並隨時遵依黨令,為主義而奮鬥,毋蹈紛歧零亂之習,是為至要。”

13年11月4日,孫中山命令胡漢民留守廣州,代行大元帥職權;令譚延輳О燉澩蟊居�攣瘢�鞽直狽ゾ�攏�⒌繒拋髁馗嬉約慈氈鄙稀�

11月10日孫中山發表北上宣言如下:

“……故辛亥之後,吾人雖能推倒滿洲政府,曾不須臾,帝國主義者已勾結軍閥,以與國民革命為敵。務有以阻止國民革命目的之進行。十三年來,軍閥本身有新陳代謝,而其性質作用,則自袁世凱以至於曹錕、吳佩孚,如出一轍。故北伐之目的,不僅在覆滅曹、吳,尤在曹、吳覆滅之後,永無同樣繼續之人。換言之,北伐之目的,不僅在推倒軍閥,尤在推倒軍閥所賴以生存之帝國主義……

軍閥所挾持之武力,得帝國主義之援助而增其數量。此自袁世凱以來已然。然當其盛時,雖有帝國主義之羽翼,及其敗也,帝國主義亦無以救之,此其故安在?二年東南之役,袁世凱用兵,無往不利。三四年間,叛跡漸著,人心漸去。及反對帝制之兵起,終至眾叛親離,一蹶不振。七年以來,吳佩孚用兵,亦無往不利;驕氣所中,以為可以力征經營天下,……及人心已去,終至於一敗塗地而後已。猶於敗亡之餘,致電北京公使團,請求加以援助。其始終甘為帝國主義之傀儡,而不能瞭解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