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17章 自主創新之路

日本的先進技術,從而減緩了科研的自主創新腳步,最終很可能形成科技全部依賴日本的情況。

這不是危言聳聽,中國搞了這麼多年的自主創新,可現如今很多高科技領域的裝置或者材料,依舊需要依靠日本。

若是當年日本真的把他們的科技毫無顧忌投入到中國市場,靠著一步領先,步步領先,而中國企業自己追不上,又習慣了日本提供技術,那麼中國現今的科技領域,真的會被日本全面掌控。

慶幸的是,有一個《瓦森納協定》,日本不能把他們的高科技帶到中國來,沒有足夠大外部的市場,日本的科技就不能保持持續發展,最終只能慢慢淪落為吃老本。

作為一個缺乏資源的島國,失去了科技優勢,經濟也必然會陷入衰退。

與此同時美國則利用自己龐大的的本土市場,將科研成果投入應用,獲利後再投入科研,實現了科研的良性迴圈,然後迅速的與日本拉開了差距。

三十年前,日本的科技還可以跟美國匹敵,而三十年後,日本無論從研發,企業基礎、科研指標、專利數量、科技產品創新等,全面落後於美國。

看看美日兩國的股市就知道了,美國市值前幾位的公司,由汽車企業、到金融企業,再到科技企業,三十年來換了好幾茬。而日本市值前幾的公司,三十年來幾乎沒有什麼變化。

這就說明日本的產業結構,三十年沒有變,這三十年科技的創新和發展,在日本根本就沒有形成有規模的經濟效益。

日本科技產業的衰落,固然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歸根結底,還是缺乏經濟的驅動。一個《瓦森納協定》,為了針對中國的科技領域而誕生,最終並沒有打斷中國科技發展的脊樑,卻堵死了日本科技產業的道路。

很多時候回看一個國家的發展道路會發現,原本制約國家發展的東西,反而會成為國家發展的動力,而原本助力國家發展的東西,反而會成為發展的累贅。

這時候不得不感慨,“國運”這東西或許是真的存在的!

言歸正傳,《瓦森納協定》當中,感測器相關的技術是被單獨列為一項,有關內容更是多達四十多頁。

很顯然,美國人對於這方面的技術管控,還是非常嚴格的。這主要也是因為感測器作為軍事用途的意義非常重大。

舉個簡單的例子,陀螺儀就可以當做訊號感測器使用,像是戰鬥機的航線、導彈的指導、衛星的定位等都能用的到。這種可以用於軍事用途的敏感零元件,美國肯定不會讓中國得到。

因此想要透過購買來獲得高階感測器方面的技術,根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既然有錢都買不到,那隻能另尋他法。

只見莊教授沉吟幾秒,然後開口說道:“李董事長,既然沒法直接引進技術,那就只能引進技術人員了。《瓦森納協定》只是管制了技術出口,可沒有管科研人員的流動吧?

所以我建議,可以從國外引進這方面的科研人才,組建專門的科研團隊,這樣雖然會花費很多的金錢和時間成本,但可以取得你想要的結果。”

“這倒是個辦法。”李衛東點了點頭,話音一轉接著說道:“莊教授,說到科研這方面,我還以為你會讓我給國內的科研團隊提供科研經費呢,沒想到你會建議我組建專門的團隊。”

“國內的確有很多科研機構都在做感測器專案的研發,就比如我們清華大學,就有好幾個專案組。但是我們這些大學和研究所做科研,跟企業自己做科研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莊教授輕嘆一口氣,頗為惆悵的說道;“產學研合作搞了也有一些年頭了,也取得了很豐碩的成果。但是像我們這種高校的科研專案,主要還是針對學術界,而不是服務企業。

對於我們而言,發表幾個重量級的論文,然後被學術界認可,可要比給企業帶來利潤更重要。至於那些科研機構,主要的工作目標是為了滿足上級制定的科研目標,也不是為企業服務。

所以我始終覺得,有實力的企業,還是應該自己搞科研,走自主創新之路,將科研結果直接服務於企業的發展,講白了科研就是為了賺錢創收,不摻雜其他的目的,單純從經濟角度去考量,或許對整個產業更加有利。”

……

科研人員屬於專業人才,想要招募專業的人才,自然得找專門的獵頭機構。

於是李衛東找到了著名的獵頭公司海德思哲。

現代獵頭公司的業務範圍不光從企業挖人,還包括企業管理的諮詢、企業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