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倫理學。唯獨美沒有,因此也應該給它建立一門,鮑姆加通管它叫膕thetik。這個名字以前沒有人用過,是鮑姆加通首先開始用的,而且是用在“美學”這個新的獨立學科上。因此,學術界一般都把1750年看作美學的生日,把鮑姆加通稱為“美學之父”。
不過,鮑姆加通這個“美學之父”,認真說來只好算是“教父”。因為他只是為美學取了個名字,並沒有真正建立起這門獨立的學科。鮑姆加通在學統上是屬於大陸理性派的。我們知道,文藝復興之後,康德之前,歐洲哲學和美學主要可以分為英國經驗主義和大陸理性主義這兩派。前面一講說過的夏夫茲伯裡、哈奇生、博克、休謨,就是英國經驗派。大陸理性派的美學家,則主要包括萊布尼茨、沃爾夫、狄德羅和鮑姆加通。這兩派美學在方法論上很不相同。英國經驗派是先確定個人的美感,然後再來尋找它的普遍標準和美的概念。大陸理性派則是先確定美的普遍概念,然後再來尋找認識和實現它的特殊途徑。說得白一點,英國經驗派是從美感說到美,大陸理性派則是從美說到美感。他們兩個是剛好相反的。
然而,大陸理性派和英國經驗派雖然剛好相反,卻又殊途同歸。那就是說著說著,就從客觀美學變成主觀美學了。請大家沉住氣,我把這個過程稍微說一下。大陸理性派美學,我們知道,是從萊布尼茨開始的。萊布尼茨的思想方法,屬於柏拉圖那一路,就是把美歸結為一種客觀精神。只不過,在萊布尼茨這裡,它不叫“理念”,叫“前定和諧”。萊布尼茨認為,人天生就有一種先驗的理性認識,叫“一般概念”。宇宙也有一種天然的理性結構,叫“前定和諧”。什麼叫“前定和諧”呢?就是說,宇宙在誕生之前就被規定是和諧的。所以它一被創造出來,就像一架鐘表一樣,指標、發條、齒輪、螺絲,都安排得妥妥帖帖,成為一個和諧的整體。只要發條一上,就會準時準點嘀嘀嗒嗒地走起來。創造這架鐘表的就是上帝。當然,上發條的,也是上帝,是他擰了第一下(笑)。
所以呀,我們這個世界,在一切可能的世界中,是最好的。從美學的觀點看,也是最美的。因為它最完美地體現了多樣統一的和諧原則。當然啦,萊布尼茨也承認,在我們這個世界裡,也有一些不太好的東西,有醜也有惡。但是,萊布尼茨樂觀地告訴我們,那不過是對於整體美的必要的陪襯和補充,不要緊的啦(笑)!而且,有了這些陪襯和補充,整體就更美了,就像漂亮女孩的臉上長了顆痣,沒準更漂亮了(大笑)。
一 美學的教父與父親(2)
總之,美就是事物的秩序,多樣的統一,就是宇宙的和諧與完善。這種和諧與完善是由上帝“前定”的,只有上帝才知道它的來龍去脈。但是,人也不是一點事情都沒有。人可以去認識和把握這和諧與完善。為什麼可以呢?因為人天生就有一種先驗的理性認識能力。每個人的心靈都是一塊有紋路的大理石板,有哲學家的紋路,也有藝術家的紋路。這些先天的“紋路”決定著後天知識的基本脈絡。所以,哲學家頭腦清晰,藝術家認識迷糊。迷糊也沒什麼關係。萊布尼茨有句名言:“音樂就是意識在數數,但意識不知道自己在數數”,用不著搞那麼清楚啦(笑)!
審美搞不清楚宇宙和世界和諧完善的理性結構,但能夠感覺到它,這就行了。這也是一種認識,非邏輯的感性的形象的認識。美,就是憑感官認識到的完善。後面這句話,是萊布尼茨的門徒沃爾夫補充的。他的原話是:“美在於一件事物的完善,只要那件事物容易憑它的完善來引起我們的快感”。也就是說,美,是感性認識到的完善。
不過這話到了鮑姆加通那裡,就發生了微妙的變化。鮑姆加通是沃爾夫的門徒,正如沃爾夫是萊布尼茨的門徒。鮑姆加通的觀點也很有名,──美是感性認識的完善。這又有什麼不同呢?“認識的完善”,和“認識到的完善”,有什麼兩樣?但如果仔細琢磨一下,就會發現很不一樣。感性認識到的完善,是事物固有的完善,是屬於客體的,只不過要靠感性去認識;感性認識的完善,卻是認識自身的完善,是屬於主體的了。因此,在萊布尼茨和沃爾夫那裡,美是客觀的;而在鮑姆加通這裡,卻“反客為主”,變成主觀的了。鮑姆加通在萊布尼茨—沃爾夫學派裡搞了個“和平演變”(笑)。
更重要的是,把美看作事物的完善,就是把美學看作關於物的學問;把美看作認識的完善,就是把美學看作關於人的學問了。因此,鮑姆加通是一個劃時代的路標。他撞開了近代美學的大門,讓一片燦爛的陽光照臨了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