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阻擋清軍,要如何流轉局勢,都須要他自己去思考策略,去影響,去改變。
從左懋第府中走出,他卻發現對於如今局勢,他沒有一點辦法去改變,心裡不由得一陣氣餒。
王彥漫無目的走著走著,不覺間就到了媚香樓外,他與許嫣嫣本是相約晚上相見,不過既然來了,王彥便決定提前進去坐坐。
許嫣嫣本在練習昨晚王彥所作的曲子,聽到小婢稟報,王公子過來,她立馬歡喜的將他迎了進來。
王彥見此只得暫時將腦中的國家大事放在一邊,把注意力集中到許嫣嫣身上,但細心的許嫣嫣還是發現了他內心的憂鬱。
在許嫣嫣的詢問下,王彥將心中苦悶一一訴說,而許嫣嫣聽著王彥憂國憂民之語,心裡對於王彥更加喜歡。
她的心上人,不只是詩詞絕佳的大才子,還是一位憂國憂民,志框天下的國士。
第31章生離別,王彥離京
許嫣嫣出自書香門第,從小多受其父影響,雖是女兒身,心中卻如男兒般,懷著家國情懷,因而她對與王彥心中的苦悶就特別理解。
兩人一番傾訴,不覺間日已西斜,王彥在她開導下,心中已經不在那麼鬱悶。
這時他已經想好,等左懋第聯合朝臣上本後,不管結果成與不成,他都離開南京返回泗州,而後想法提升忠義營的戰力。
這大半年來,許多機會出現在他面前,他心中也有韜略,但就因為沒有實力,無法影響到朝廷,而白白錯失。
在青州時,他將希望寄託在趙應元身上,結果趙應元意志不堅,為清兵所殺,致使山東抗清局勢崩潰;在泗州時,他將希望寄託在高傑所部身上,結果一道軍令,便錯失北伐之機;後來在徐州,他將希望寄託在史可法身上,結果他數次柬言,史可法都不聽,錯失收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