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0部分

,只要是銷往歐洲的,肯定符合歐盟RoHS指令RoHS指令是《電氣、電子裝置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質指令》的英文縮寫(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em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etrornic equipment)。——編者注,只要是銷往中國的,肯定符合中國的RoHS指令等環保要求。為了實現100%的綠色採購率,作為富士膠片公司的供應商,都會被要求填寫相關單證,確認提供的原材料裡不含有害物質,並提交原材料的 MSDS報告(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即化學材料安全評估報告)以及原材料不含有害物質的“誓約書”等。對於包裝材料和零部件,富士膠片引入了日本最先進的有害物質檢查儀,每兩至三個月就要進行內部檢測,同時定期送往外部權威檢測機構進行檢測。

雖然航空運輸業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只佔全球總排放的2%~3%,但在談論環境問題的時候,航空業總是首當其衝地遭到指責。面對這樣的誤解,北歐航空集團並不想否認自己所從事的業務對環境造成的影響,相反它更積極地與它的顧客探討:面對環境汙染,我還能安心地乘坐飛機嗎?北歐航空集團是第一家在網站上推出碳排放計算的航空公司,顧客可以在網站上計算出旅行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同時也是世界上第二家為顧客提供自願的二氧化碳抵消計劃的航空公司。 電子書 分享網站

供應鏈上的綠色合力(4)

北歐航空集團能夠在可持續發展領域走在前列的一大原因,也來自於它所處的北歐其崇尚綠色的商業環境。北歐航空集團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總監尼爾斯?艾瑞克?勒頓解釋道:“幾家北歐的大公司與我們都簽署了商業上的協議,比如沃爾沃公司、愛立信公司,我們會向它們提供我們針對環境的做法和資料。因此,我們的壓力也來自於外部的顧客。這是趨勢所在,這也是為什麼在我們所設定的2008~2011年六大可持續發展目標中,其中一項是SAS在2010年前完成環境認證。 ”

一份針對綠色供應鏈的研究報告顯示,上下游合作是打造綠色供應鏈的關鍵,在這個過程裡,“大棒和胡蘿蔔”政策則不失為一個頗有成效的策略。不少公司對供應商設定嚴格的標準,比如透過認證流程或是合約束縛,這是“大棒”舉措。同時,為了配合供應商能夠遵循嚴格的標準,這些公司也提供相關的教育、培訓、技術支援,甚至有時候還給予財務上的支援。於是,除了“大棒”,“胡蘿蔔”也“駕到”了。

尋找外部智囊

早在15年前,北歐航空集團就開始從戰略層面考慮環境和可持續發展戰略,多年來戰略的持續性,讓北歐航空集團堅定地看清了前方的道路,並且主動張開翅膀,去尋找“外部的智慧”。

“作為北歐航空集團的環境與可持續發展主管,如果沒有來自最高管理層的支援,那麼我的工作將會變得很困難。”即使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機的年代,勒頓對北歐航空集團所設定的關於可持續發展的主要戰略目標依舊雄心勃勃。因為,北歐航空集團董事會和管理層已經重新確認,並將繼續實踐這些在金融危機之前設定的戰略目標——到2020年,降低20%的碳排放量(在客流量繼續增長的前提下);到2020年,人均排放量降低50%。

根據這個主要的戰略目標,北歐航空集團制定出2008~2011年的六專案標:成為歐洲最具環保意識的航空公司;取得ISO 14001環境管理體系認證;擁有業界最有效的燃料節約計劃;替代燃料被批准和商業化後,成為首批使用混合燃料的航空公司;為機隊制訂長期計劃,大幅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達到北歐航空集團的生態效率指數。

要實現這些承諾,單純靠北歐航空集團一個公司的力量,顯然是一紙空談。“與外部合作者的合作,是實現可持續目標非常關鍵的一步。合作是北歐文化的一個傳統,我們願意開放對話,與任何一個願意交流的合作物件進行對話。”

正如勒頓所言,北歐航空集團主動與飛機制造商、大學研究院這些機構建立起非常緊密的聯絡。與歐洲安全飛行組織(Eurocontrol)一起合作的“綠色著陸”專案,讓北歐航空集團成為航空業中“吃螃蟹的第一人”。幾年前,歐洲安全飛行組織透過瑞典航空管理機構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機場和北歐航空集團的飛機上安裝一種管理飛機著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