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部分

一份工作。在把青春奉獻給籃球后,現在他既沒有知識也沒有在中國新的市場經濟體制裡競爭的能力。他唯一學過的技能,只能讓他得到一份工作:在學校這個較低的層次當籃球教練。然而教練這個職位,也是很少的——徐彙區體校的教練大多已經在那裡待了超過十五年——應徵者們能找到的職位往往是在中國偏遠的鄉村地區。即使那樣,這份工作也只有很少的工資和幾乎沒有發展的職業前景。就像一個教練說的:“即使活上一百年,除了教練我也不會做其他任何事。”

在李軍和姚明一起訓練的時候,他從來不會想到自己的命運會是這樣的。但在自己的籃球生涯結束的時候,他現在最好的希望就是像年紀漸長的李教練那樣,帶著新一代的孩子日復一日地訓練。

對姚明來說,失敗並不是不可能的。除了他讓人歎為觀止的身體上的增長——十一歲時,他已經和母親一樣高了(1米88)——姚明在球場上沒有顯示出成功的徵兆。即使已經接受了三年的訓練,姚明還是接不住很簡單的傳球,在場上跑一兩個來回就會感到疲勞,投籃的感覺就像是一個泥水匠在扔磚頭。李教練最後幫他練成了一手精準的原地投籃——跳投是不可能了,而以他的身高,也是不必要的——但是他的移動還是太遲緩了,以至於教練們擔心他患上了巨人症,這種病症在二十世紀六十到七十年代時,曾經讓中國最高的幾個運動員飽受痛苦的折磨。

大方非常擔心兒子的將來。即使姚明突然成了最天才的運動員——如果他的思維和肌肉的發育奇蹟般地與身高的增長保持一致——以籃球為職業似乎也不會有很好的回報。如果中國真的要向世界開放,姚明就要為抓住前所未有的機遇做好準備。大方開始想讓兒子能接受教育,並有機會過上那種她渴望的“普通孩子的生活”。

為了這種“普通孩子的生活”,大方做了一些出人意料的事。姚明快十歲的時候,她曾考慮過送兒子到北京加入八一隊,在那裡,戰士們——即使沒有成為真正的籃球運動員——能確保一份不錯的工作和豐厚的養老金。八一隊的教練們對姚明很有興趣,就像他們對王治郅一樣。但是上海體育局的領導並不贊成,因為姚明已經被列入了上海體育界的“重點培養物件名單”。

1992年,姚明讀完了小學六年級,徐為麗想說服大方把兒子送到全日制的體校接受正規訓練。但是大方並不想讓兒子去把文化教育放在次要位置的體校,也不怎麼捨得讓姚明投身到艱苦嚴格的體育事業中——尤其是姚明的學業已經受到了影響。“他的學習一定程度上受到了籃球訓練的影響,”大方說,“他的分數處於中等水平,作為父母,我們希望他能從書本上學到更多的知識。”

第三章 機器上的齒輪(5)

大方不僅拒絕了徐為麗提出的送姚明去全日制體校的建議;她還把姚明送到了徐彙區之外,一家享有盛譽的,以教學嚴格著稱的全日制中學唸書。這所中學(從初一到初三)有各自年級的籃球隊——這也是成績平平的姚明能被他們接受的原因之一——這樣姚明就能在下午進行訓練,但僅僅是在他完成學校的功課之後。“大方下定了決心,”徐為麗回憶說,“她只想姚明能好好學習,並不在意姚明以後會不會再打籃球。”

但是大方的計劃僅僅幾個月後就遇到了問題。姚明的第一個學期剛開始一半,他就感到了困難。姚明的老師並沒有忽視他的努力或者挑剔他的智力。這個十一歲的孩子非常喜歡看關於外國地理和中國歷史的書籍。但是姚明這個學期開始得太晚,很難跟上學校的課程。他的成績差不多落到了全班最後。

學期快結束時,徐為麗又來了。大方很難再找到反對的理由了。一週內,姚明被送到了全日制的徐彙區少體校,他想像普通孩子一樣接受教育的試驗很令人失望地失敗了。“姚明很喜歡學習,”一個和姚明很親密的上海朋友這樣說,“為了打籃球而離開學校,是他最大的遺憾。”大方只能安慰自己,打籃球也有可能讓兒子進好學校,甚至可能進大學。根據政府新的政策,低階別的運動員在參加高考時有二十分加分;國家最好的運動員能有二百分的額外加分,那就幾乎保證了進大學的可能。大方還是不相信姚明能變得足夠好,好到能進入上海隊。某些方面講,她甚至希望兒子進不了上海隊。那樣,他就能像普通的年輕人一樣進大學讀書。

在徐彙區少體校,徐為麗努力按照自己的承諾照顧好姚明。不同年級的孩子們每天早上被安排到教室上文化課——姚明是個子最高的,所以總是坐在最後一排——不過老師總是給他特殊的關照。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