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部分

坐墊才行。

小廝鎖子倒是一個話多逗笑的人,一路來張家長李家短滔滔不絕,講起沒根的故事一籮筐。經他口,絹兒才明瞭鄧大娘口中說的“避邪翁”和“延壽客”是甚底,原來前者是茱萸,後者是菊花。登高遠望,賞菊吃菊插茱萸是重陽節過節習俗,缺一不可。

“妹妹,一會別說話,待轉過這個彎,有處仙境讓你看。”鎖子道,十七歲還未變穩重的他這時擠眉弄眼,越發將他那雙細長眼弄成一條線,倒讓絹兒一看,想起了現代的某位笑星,一時間偷笑不止。轉彎處是個半山腰,一邊是山,一邊是一望無際的田野山丘,坐在車上,風吹動著衣袖,讓人有種輕飄飄的感覺,順著鎖子手指的方向看去,當時便讓絹兒感到驚歎,遠遠的一處山,竟被樹葉裝扮成紅色,那紅色就如同水墨山水中出現的一點渲染著的紅墨豔麗而奪目,讓這一片秋色之景絢爛生動了許多。

“真美。”牛車已過了轉彎處,眼間那處美境便消失不見,絹兒有絲輕微惆悵。

鎖子道:“那地方美雖美,可再向前走卻是一處兇惡之地,據說在那邊有一處強盜窩,裡邊的強盜很是兇惡。”絹兒眨著眼睛,半信半疑。境色終有看膩的時候,待絹兒新鮮感過之後,便感覺車程實在漫長無比,自家整個**彷彿隨著牛車的顛簸已經麻木的快要脫離骨架組織。絹兒再次發誓,下次絕不再坐在車外邊,畢竟車裡舒服多了,待到下午回鄉之時,絹兒卻知道這車裡也不好過,悶氣得很。

從卯正時出發,到巳正時,絹兒終於見到了遠處一片夯土城牆,那時她已困累無比。

wWw.23uS.coM

………【第九章 縣城見聞】………

走近縣城,絹兒更為失望,低矮的夯土城牆破破爛爛,城裡放眼望去土坯房雜亂修在道路二邊,除了來往的車、轎多些,道路寬點,在絹兒看來與一路上所見的村莊差距並不是很大。

進了城張家娘子便吩咐著先去帛鋪,將之前繡的物事換些絲線與錢兩,再去噓市。

到了帛鋪卻見門前圍了一群人,張家娘子不便前去,便支小廝打探一番,過了一會,鎖子回來道:“昨日一漢子在帛鋪買了六丈整布,卻不料今日那漢子來店中要換布,說買回的布不是整布。店主卻說賣出的是整布,二人爭執不下,才引來眾人圍觀。”

見店門前一時半會不會清靜,張家娘子一行人只得驅車先去噓市。

只見噓市裡零散搭了一些攤鋪,賣各類吃食、賣自制麻布、賣陶製品、賣竹簍子的小農吆喝買賣,便不一一說道。

絹兒雖對這古代的農貿市場很有興趣,只可惜坐車半天已是筋疲力盡,當然噓市裡並不太新奇的物品也是讓她提不起興趣的原因之一。只跟在鄧大娘身後,瞧她與商販賣買交易,倒也長了幾分見識。

不一會,鄧大娘便買好所需物品,一些由佃客馱在毛驢上,一些放入車中。

見絹兒盯著路邊炸果子的讒樣,鄧大娘便拿出備好填肚的果品餅子,張家娘子也不講究許多,讓幾人不分主僕分而食之,畢竟時辰有限,須趕在落日之前回到村裡,才是正事。

再次驅車到了帛鋪,卻見人早已散去,鄧大娘扶下娘子進了店門,絹兒抱著繡好的物事跟在後邊,鎖子與佃客站在帛鋪外邊喂著牛驢,也好休息片刻。

一進鋪子,店家認出娘子,將娘子領進店內閣房中,與娘子交談了幾句,便取走繡品,一會進來一位女使,送上茶湯,在旁邊伺候。

過一會,店家取來二貫大錢交到鄧大娘手中,並道:“娘子所需的絲線我這裡倒是都有,只其中二色還須細找,且稍等片刻。”

“煩老丈費心了。”張家娘子謝過店家。

鄧大娘細細將大錢放在搭袋中。隨口問道:“午時吵鬧之事是甚底?”

店家臉色晴轉陰。訴苦道:“大娘你是素知我家帛鋪一向童叟不欺。向是唾棄騙人地勾當。今日分明是那漢子自家剪了布。卻賴上了店裡。壞店地名聲。”

經店家道來。這漢子是城中下苦力地下戶人家。家貧一直未娶妻。直到幾天前才娶了位娘子。因他娘子帶了錢兩做嫁妝。漢子才得有錢剪六丈布。誰料昨日店家明明賣出地是塊整布。今天卻被漢子汙說是破布。因老闆怕被他這番吵鬧壞了名聲。只得重新剪了布給他。

絹兒站在旁邊聽。卻越聽越熟悉。依稀記得原看過一本古本譯文。那書中有段內容與眼下發生地事情十分相似。只是一時半會起不起來書裡故事地來龍去脈。

等到離開帛鋪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