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73部分

於是,他想到了一個解脫的法子。

光是講理論沒有用,要真刀真槍的實幹才行。

他決定寫一本小說,讓賽珍珠看看小說是怎麼創作出來的。

他們可以透過這部小說來探討如何創作,林子軒會在寫作的過程進行講解,這樣更為直觀,也更有說服力。

賽珍珠對此自然歡迎,能夠親眼看到一部小說的創作過程對她會很有啟發。

她非常感謝林子軒讓她參與其中,因為這種事情並不常見。

一般而言,創作是一個孤獨的過程,作家需要極為安靜的環境,慢慢的創作,否則很容易被打斷靈感。

林子軒這樣做就是在毫無保留的向她傳授寫作技巧,按照她對於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解,這就相當於師傅授徒了。

當然,在文學創作上面,林子軒的確算是她的導師了。

“小說有各種不同的流派,像是象徵主義、浪漫主義、表現主義等等,各有特色,每位作家也有各自的創作風格。”林子軒講述道,“不過創作風格不是一成不變的,你可以嘗試新的寫作方式,前提是你能把新的東西融入到你自己的風格之中。”

“我和英國的一些作家透過信,弗吉尼亞伍爾芙和我探討了意識流小說,我覺得很有意思,這部小說我會借鑑一些意識流小說的寫法。”林子軒解釋道。

這種隨口說出來的訊息讓賽珍珠頗為震驚。

她喜好文學,自然知道在英國極有影響力的布盧姆斯伯裡集團,弗吉尼亞伍爾芙也是這個時代為數不多的女性作家。

她沒想到林子軒和英國文學界聯絡的如此緊密,伍爾芙可是英國文學界的核心人物。

瞬間,林子軒在她心中的地位從中國文壇上升到了世界文壇。

這並不是林子軒的本意,他只是為自己即將寫出來的小說找一個理由而已。

這本小說雖然不是意識流小說,卻運用了意識流小說的寫作技巧。

“這是一個發生在美國的故事,我的英文不好,只能用中文寫作,你願不願意翻譯出來,寄到美國出版,我們分享版稅。”林子軒提議道。

賽珍珠沒有拒絕的理由,這對她來說也是一次創作的過程,就當是一次寫作預演了。

林子軒要寫的小說叫做《麥田裡的守望者》,這將是一部能夠鞏固他在西方文壇地位的經典之作。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迷惘的一代

在這個時代,作為一名中國人,想要在美國媒體上獲得長久的關注度是不可能的事情。

別說是美國的主流報紙,就算是在文學類刊物上,也不會只圍著一部小說打轉。

美國每天都會發生很多大事,美國文壇每天都有新的書籍出版。

林子軒不是世界的中心,所以,因為《亂世佳人》引起的風潮早已落幕。

當然,由於《亂世佳人》的暢銷,還是會有人談論這部小說,只是不會作為新聞熱點了,僅僅偶爾出現在一些評論性的文學雜誌上。

彼得遜律師寫信給林子軒介紹了美國的情況。

林子軒在美國讀者中有了一定的知名度,但讀者是善忘的,想要維持在美國文壇的熱度,就要不間斷的推出新作品。

這也是林子軒的打算。

他要用新的小說不斷的鞏固自己在西方文壇的地位,直到讓別人再也無法忽視他的存在。

其實,在這個時間點上,《麥田裡的守望者》並不是最佳選擇,《了不起的蓋茨比》才是真正符合20年代美國社會的小說。

20年代是美國曆史上一個短暫而特殊的時期,史稱“喧囂年代”。

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1919年到美國經濟大潰敗之前的1929年這10年。

在這十年間,美國國內經濟形勢一片大好,給不少美國人的生活帶來前所未有的舒適。

地產交易、股票市場特別活躍,一些投機家在這類賭博性行業中一夜之間成為暴發戶。

在社會上,財富的多少成了評判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標準,人們開始了盲目地賺錢,賺“快”錢,賺更多的錢;追逐變富裕,變得更富裕……

同時,美國的享樂主義、斯賓塞的進化論和詹姆斯的實用主義哲學在美國大行其道。

傳統清教徒式的道德觀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勞節儉”等思想,逐漸被追求個人財富、享受物質生活等消費享樂主義所取代。

在這種背景下,1925年